帛書之上,隨著楚國與褒國的氣運相互交纏,一股玄氣從中沖天而起。
浩浩蕩蕩,整個褒國之地上,都能看見風允的道相,人首蛇身,目視寰宇。
其聲如肅,誦其契約之文。
洪亮之音下,褒人大驚。
五十年,一半褒人的供養?
不去管褒國如何沸騰,褒國之側的諸國多麼震撼。
風允道相化作契約之鎖,勾連了楚國與有褒氏一族的氣運。
褒國後宮內。
“哇哇…”
“夫人生了,一子一女,祥瑞之兆!”
褒國氣運亨通,一時間,流動如雲,那因天時帶來的災害,也減緩不少,待到秋收之時,怕又能欣喜一番。
“呼…”
小暑之風吹過,大暑之氣將至。
大暑是一年最為炎熱的時節,如今入了夜郎,跨過了武陵山脈,倒是有了些許清爽之意。
“風子,前面是且蘭國了。”
馬車內,因為前路無法行車,風允准備暫休一晚,此時蠻娃去狩獵。
餘留風允與一壯漢。
這壯漢衣著野蠻,獸皮為衣裙,是風允以五十金之重,僱得的一通曉楚言與夜郎各地語言之人。
此時壯漢提醒風允且蘭在前,並再一次說明夜郎周遭,此時的情況。
從中風允得知——
其周遭的且蘭國,位於庸國與夜郎之間,被夜郎包圍三方,此時正被夜郎的撒罵王親征攻打。
夜郎與百越國最初一般,也是由多個部落組成,其國之大,勝過多個百越。
就分散部落,就有數十個。
至於人數,依照這位走南闖北的壯漢估計,夜郎所有部族相加,大致有六七十萬人。
而其中夜郎撒罵部,有三十多萬人。
至於是如何估計的——
“撒罵王帶著三萬漢子去打且蘭,留下一萬看家門,那且蘭國平時就萬數拿長矛的,這個時候撐死了能徵兩萬人。”
“咱們這可不是大周那塊地方,大周那三十人能徵一個兵,咱這平常十個人就能出一個。”
……
壯漢說著,而風允也從這段時間的學習中,以九黎音字表相似的方法,記錄了各地的音字代表的含義,對照周文而成書。
種道此書。
風允也將這夜郎的語言,如何發言,是為何意,也瞭解多半。
“撒罵王,似乎很喜歡征戰?”
風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