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允此時,卻又補了一句:“那時,或許楚國已經不在了。”
百里奚愕然,但確實如此。
他想到風允玄道中,利人族之言論,卻也清楚,風允對楚國滅亡,並無多感,只要楚人能活下來,有自己的新天地,就足矣。
“風子,楚國真的會滅亡嗎?”百里奚還是不禁問道,因為此時,天子六師已經齊聚楚國周遭,大戰不可能停下。
風允回答:“或許會,或許不會,這需要看楚君的選擇。”
百里奚不解:“楚君的選擇?”
風允頷首。
只是道:“天子六師,可真為德而攻楚呼?”
百里奚心頭一動,期待下文。
風允笑道:“戰事,各國間,似乎只看到了甲兵之數,列隊之師,統兵之帥,衝鋒之將,甲冑之副,矛戈之柄……”
“但這些,只是淺層的力量,是為戰事的下限。”
“而除卻此些外,戰之深層,應看人心。”
“人心,戰時……”
“軍心為武器之鋒,其心一,可破強敵之壁壘,讓敵膽寒而警惕。”
“民心為武器之柄,其心一,可握勝敗之不屈,讓敵詫異而驚懼。”
“君臣之心為手握武器者,其心一,可戰而有法,猶如神助,讓敵難堪而敗退。”
“就如做食,食材、火候、器具,缺一不可,協作而佳,才能有美味享用啊。”
百里奚聞後,思索,頷首而贊:“風子對戰事,也有深解。”
轉而,又道:“風子,如此多心,如何才能一呢?”
知曉是一回事,能處理是另一回事。
其說,自然比做簡單。
風允與百里奚歸殿,重新坐下。
風允道:“因利而行,以德掩心,各自有私,遂上下不一。”
“知曉其應,自然就能尋其解。”
風允答得粗略。
“世間無二般事,如何解只在行事選擇之間。”
選擇……
此時,何人能選擇呢?
是了,那些有資格手持武器的人,才有進行抉擇的權利。
所謂的武器之柄、武器之鋒,不動用,也只是無可奈何。
……
與此同時。
一場洪水,讓天子六師逼近楚國,又停下了腳步。
但此番,無不滿,而多喜焉。
荊楚之地,本就是低窪之所,原本是雲夢澤淹沒,之後雲夢澤水勢退去,才顯露出可供人居住的富庶之所。
如今這暴雨傾盆,不少天子謀士都爭先說,楚國無德,天降暴雨,天可借水淹楚,以彰天子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