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漫漫,可見一些水流潺潺,流向郢都之郊,形成水域交錯之地,那就是楚國較為富庶的田。
而隨著時間,周圍的土地越發荒野,路途也坎坷十分。
一日過後,至一處營寨,看似邊關防禦之地。
風允蹙眉。
屈原道:“風子,過了荊門,就是丹地了。”
“楚君將丹山之陽地,封給了您。”
“今日我們可在荊門休息,順便拿一些耕具,再入丹。”
荊門?
“且休息一日吧。”
風允下車,可見夕陽餘暉之下,荊門是被兩座山勢所夾之口。
“此地,是為楚國一要塞啊。”
風允觀其勢,暗自點頭,卻是在荊門尋來地勢圖,一觀丹地地勢……
翌日,風允帶著奴隸,與眾多的甲兵,出荊門,入丹地。
又是一日,臨近夕陽之時,風允才帶領眾人,來到一處山勢之下。
風允下車,環顧而望。
其手上拿著丹地地圖。
此地就為丹山之陽。
這裡是楚國在漢江以南,與荊山夾角之間的一塊地,距離楚國郢都,都有近倆日的行程,近乎相當於從郢都前往曾國都的距離。
整個丹地皆為平坦之地,但因地緣,與丹地特殊,遂荒廢已久,風允是第一個被分封至此的人。
而觀地圖之上,其北與東是為漢江,而南與西是為高山。
形似一個盆地,地勢平緩,四周險峻,一望無際,而平原正中,有一片矮山群落。
站在矮坡,遠望東去,能從叢林中看見些許水波,那應是漢江。
“方圓五十里,楚君原來選了這樣一塊地。”
方圓五十里,其以五十里為直徑,圈地為邑。
當初楚國被分為子爵時,也不過五十里之數,此時就給風允分封這般土地……卻是別有心思。
“丹?”
風允看過楚國史。
楚國原本在漢江之側,距離此地還有不少距離,但楚國先君熊,帶領楚人沿漢江南下,才來到了荊楚之地,以尊周而攘蠻夷,擴張發展。
其楚國舊都,就名丹陽也。
望向漢江,風允記得,在漢江對岸,就是曾國的偏遠地界。
其楚國前往曾國時,都不會從此處經過,因為過於偏遠啊。
“風子…此地是當初楚國南下所佔領的第一個地方,不過楚人發現長江與漢江之間,土地更為適宜楚之擴張,遂荒廢了這部分土地。”
“若風子能開闢,也能成為一處良土。”
聞聲,風允頷首,掃過四周的荒無人煙,道:“自然之下,人離而復返自然。”
“餘獨身一人,要那麼多良土做什麼。”
“咕咕咕…”鳥雀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