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齊聲嘆道:“苦哇!”
虞姬低眉,帶著些許憤懣,邊走邊道:“月色雖好,只是四野皆是悲愁之聲,令人可慘。只因秦王無道,以致兵戈四起,塗炭生靈,使那些無罪黎民,遠別爹孃,拋妻棄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爭何事,贏得沙場戰俘寒。”
相比於霸王,似乎虞姬更適合做皇帝啊。劉花生在下面胡思亂想著。
虞姬的話音剛落,戲臺上再次傳來聲音:“千里荒蕪胡不歸,千里從軍為了誰…”
而且,唱聲不止一遍。
一遍唱完,又唱一遍。
這是誰唱的?
劉花生好奇的豎起耳朵。
從開始的時候,臺上不是虞姬唱兩句,就是霸王唱兩句,偶爾那些配角也唱兩句。
但是,無論是誰唱的,劉花生都知道。
怎麼還有人在後臺唱?
劉花生尋找聲音的來源,發現不止臺上,而是來源於紅布後面的後臺。
臺上。
聲音傳來後,一個將士對其他將士招手,“夥計們,來來來……”
虞姬慢慢退到一旁,靜聽其言。
幾個將士,小聲討論起來。
“夥計們,你們聽見了沒有啊?”
“噯,夥計,聽見什麼啦?”
“怎麼四面敵人唱的歌聲跟咱們家鄉的腔調一個味啊?這是怎麼回事啊?”一個將士問道。
接著,眾將士一起看向臺下,齊聲道:“怎麼回事啊?”
艹!
嚇老子一跳。
戲曲的演奏,有時候為了突出某點,或某些話,會來這樣一個“預告”。
畢竟戲曲又不是電影,電影可以透過音樂的節奏,或者畫面的停頓來提醒觀看者高潮的到來。
而戲曲,一般使用反覆的方法,有時候將一句話說好幾遍,有時候故意提高音量,來強調某句臺詞的重要性。
重複的時間,可以讓臺下的觀眾思考,也可以讓他們重新將注意力移到臺上。
不過,這也讓劉花生知道了,重頭戲要來了。
臺上。
“唉,我明白了。”一個將士嘆息。
“你明白什麼啦?”
“這必是劉邦得了楚地了,招的兵丁都是咱們的鄉親,所以唱出來的歌聲跟咱們家鄉的腔調一個味兒,你們說是不是啊?”這個將士回答道。
這貨不是劉邦的臥底吧?
他肯定是!
他這不就是來擾亂軍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