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波蘭徹底淪陷後的第三天,蘇軍在邊境集結了一百個師,大約一百五十萬人的軍隊,超過九千輛坦克及一萬架飛機,以泰山壓頂的姿勢進軍小國芬蘭。
而後者卻只有三個師和一個騎兵旅,少到可憐的坦克和六十架並不都能用來作戰的飛機,以及二百五十門岸防炮。
可就是這少到可憐的芬蘭軍隊,卻實實在在給了傲慢的蘇軍上了一課。
當週予接到跛子這條訊息時只是微微一笑道:“蘇聯人會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代價,小看芬蘭只會讓自己得不償失。”
當時周予說這段話的時候跛子心裡還存著疑問,畢竟交戰雙方的實力相差太過懸殊,而且前面德國只用一個月就閃擊波蘭珠玉在前,蘇聯用大炮轟蚊子,比的就是能不能打破德國的記錄,卻又怎麼會像周先生所說付出代價?
很快,隨著歐洲那邊的訊息一條條傳回跛子手中,逐漸讓他意識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永遠也不要懷疑周先生的判斷,在這場戰爭開始的第一天起他就從來沒有錯過。
面對著強大到無法匹敵的茫茫蘇軍,芬蘭人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韌性。
面對敵人兵分五路同時挺進,芬蘭軍隊利用崎嶇的地形和極嚴酷的環境展開了頑強的抵抗。
雖然蘇軍的坦克數量眾多,但在芬蘭這種樹木密集的林間小道里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由於積雪太厚,很多坦克開著開著便陷入雪堆,不得不讓士兵想辦法將其從雪坑裡挖出來,然而通常在這種時刻,芬蘭計程車兵就像幽靈一樣從雪地中冒出,投擲燃 燒 瓶以及手榴彈,之後又利用獨特的滑雪板迅速抽身遠離戰場。
這種踩著雪橇身披白色斗篷的芬蘭軍隊來無影去無蹤,匍匐在雪地時根本無法用肉眼區別,而且雪橇在雪地裡跑的飛快,通常蘇軍還沒能瞄準對方,別人就已經滑出幾十上百米開外了。
就這樣了,臃腫龐大的蘇軍被切切實實的困在了芬蘭這座小小的泥潭中,打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芬蘭軍隊將游擊戰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在森林雪地中飛馳,狙擊能夠看到的所有敵軍和落單的坦克,切斷對方的補給線,攻擊他們的廚房,燒掉他們的糧食,將蘇軍徹徹底底噁心了一把。
怒不可遏的蘇軍開始成倍的抽調空中力量,對芬蘭的居民區實施轟炸,妄想以此來瓦解芬蘭士兵計程車氣。
他們原本制定的是讓芬蘭人在兩週之內投降,可現在現實卻抽在了他們的臉頰上。
在這場實力對比極為懸殊的戰爭中,蘇軍傷亡人數高達37.5萬,而芬蘭卻僅有2.6萬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軍事史上的奇蹟。
但是,芬蘭的游擊戰固然相當奏效,但在數倍、數十倍於自己的強大敵人面前,這種抵抗卻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蘇軍持續集結了二十七個師和驚人的火炮數量後,對曼納海姆防線進行了持續炮轟,炮轟結束,在季末申科元帥的指揮下,蘇軍對該防線發動了總攻。
芬蘭軍隊堅守十天之久,卻也無奈被迫撤退,因為在開闊地上芬蘭人根本無法抵擋蘇軍的坦克海戰術,直到一個月後他們才被迫提出了停戰申請。
經過了拉扯與談判,雙方最終簽訂“和平條約”,當然,這種“和平”是芬蘭付出了十分之一的國土,被迫將整個卡累利阿地區都割讓給了蘇聯的結果。
除此之外,他們還割讓了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及部分薩拉地區,並將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三十年。
這場蘇芬戰爭可謂讓蘇軍顏面丟盡,而芬蘭卻雖敗猶榮,令人敬佩。
然而,在蘇聯入侵芬蘭的同時,於遙遠的普拉塔河上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這日,冷風呼嘯,天氣轉陰,指揮著商會新戰艦黑龍號的洪阿鬼站在舷側,眺望上下翻滾的無邊海洋。
他現在的身份是龍行商會武裝商船總指揮,雖然名聲叫的響亮,但由於是商會自己出資建造的艦船,不管是從規模上還是從數量上,都與國家戰爭機器無法相比,可即便如此,他們雖做不到以數量取勝,卻可以在質量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