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正端坐在皇座之上,面帶微笑,等著接見新科進士,開始殿試的女帝表情都快僵住了,她扭過頭,與陪伺在旁的狄仁傑面面相覷。
狄仁傑狐疑道:“時辰......不早了啊。”
“你那朋友......好大的架子。”女帝嘴角抽搐了一下,在狄仁傑分明注意到她的拳頭捏緊了,完蛋,女帝這是想要殺人又強行按捺住的徵兆!
讓當今天子等候,這架子簡直......大到沒邊了。
狄仁傑額角冷汗涔涔,大佬,你別這麼坑啊,明明我都交代了迪妮莎,讓你早點過來的,這都過了正點一刻鐘了,你再不來,明年的今天恐怕我就得拎著籃子給你上墳了。
突然一名梅花內衛快步衝上臺階,湊到女帝耳畔小聲嘀咕了一陣,女帝的臉色唰的就變了。
但很快,她臉上的表情就再度平復了下來,讓人看不出喜怒,臺下的一些近臣面面相覷,不知道是怎樣的事情居然能會讓從來都是面不改色的當今聖上面色劇變如此。
“懷英。(狄仁傑的表字)”女帝突然嘆了一口氣,低聲道,“你有個好朋友。”
狄仁傑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嘴角抽搐道:“他......又犯事了?”
女帝點了點頭。
狄仁傑思索著,試探道:“臣能壓下?”
女帝果斷搖頭。
狄仁傑面色瞬間慘白,連他都壓不下......
“莫非,他血洗了劉國公一家?”
女帝苦笑搖了搖頭道:“不止,遠遠不止。所以這件事不光你壓不下,就連朕也壓不下。”
狄仁傑的內心裡掀起滔天巨浪,他陡然間想起了昨天夜裡,藉著酒意,李白詢問他“可有罪證”時的場景。
“難道......”
狄仁傑滿頭大汗,那特麼可是整整一沓子的罪證,涉及案犯大大小小足有數百人,十二門大貴族,在大唐的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連女帝都不敢隨意處置他們。
“他做了你我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女帝表情陰沉,神色中透露出了一絲不甘,“長安的渾水,再度要被攪動起來了,只是究竟是被徹底被澄(deng)清,還是將一切粗暴地一舉引爆,就看今朝了。”
“傳朱雀門外候立士子覲見。”女帝沉聲道,“懷英,立刻引十二衛入城,控制局勢。”
狄仁傑迅速領命,飛奔而去。
“懷英!”殿內隱約傳來聲響,“你保不住他,朕會派內衛保護花家的人,以後也會另有補償給他那未過門的妻子,但他的話......你就別想了,這個簍子你補不了。”
“你知道該怎麼處理,不要讓朕失望。”
狄仁傑的身形凝滯了片刻,再度衝出大殿,他的面色慘白若紙,他知道,自己保不住他,甚至連與其扯上關係都不敢。
只因為倘若天下貴族知曉李白與他這個天子近臣關係匪淺,怕是立刻就要產生某種不好的聯想,甚至就此直接扯旗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會讓天下貴族徹底劃分到與天子的對立面上,屆時大唐必然會陷入徹底的動盪。
他重友,但更重大唐。
所以他不能保李白,甚至必須要眼睜睜地看著李白去死,假如他沒死,那這件事仍舊跟他們脫不了干係,甚若哪怕他死了,他們仍舊有嫌疑,會使得長安動盪,大起干戈。
此事,惡必懲!
“下通緝令!”
走近府門,狄仁傑幾乎是咬著牙說出這句話的。
“死活不論,殺李太白者,賞千金,領侯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