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綠林軍各派的將領來說,誰提著腦袋出來造反是為了劉家?】
【說到底,不管最後的大事成不成,保證自己的利益才是真的。】
【劉秀和劉縯兩兄弟個人能力都比較強,也非常的有主見,當然是做統治者的好料子。】
【但對他們這些將領來說,還是要選擇好掌控的人做老大才好。】
【相比之下,劉玄的性格仁懦,才智也比較平庸,簡直是不二之選!】
劉玄:......
他不由得捏緊了自己的衣袖,臉色難看,他們都是這麼想的嗎?
手下的將領都覺得劉縯兄弟比朕強嗎?
天下人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更適合來做這個皇帝呢?
不行,不行!
劉玄的眼神陰沉,這個皇位只能是朕的!
【幾番思量之下,劉玄最終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恢複了漢朝國號,年號“更始”。】
【要知道漢朝的統治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還沒有徹底從他們的記憶中抹去。】
【更始政權的建立無異於宣告世人:我們老劉家又回來啦!】
【王莽收到這個訊息自然是氣得要死,本來局勢就不穩定,這下真是掘新朝的墳了。】
【他立即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率42萬大軍進攻綠林軍重鎮昆陽,試圖一舉消滅他們。】
漢武帝時期,有大臣驚撥出聲:“42萬?!”
“這幾乎是傾巢出動了吧?”
衛青是打過仗的將軍,自然知道這龐大人數背後所包含的意義。
劉家本就是皇室正統,如果不能以雷霆之勢鎮壓下去的話,後患無窮。
這是把新朝的主力軍全部調動了吧?
劉徹眉眼沉沉,該死的,這都是我大漢的軍隊!
【但駐守昆陽的綠林軍僅有八九千人,由王鳳、王常等人率領,顯然是扛不住進攻的。】
【主要當時劉縯正在率領綠林軍的主力正在圍攻宛城,誰也沒有想到王莽的反應這麼迅速。】
【畢竟昆陽只是作為前沿警戒和遲滯敵軍的屏障,誰知道他們抽風要死磕昆陽?】
【說來還是王莽軍得主帥王邑等人傲慢輕敵,拒絕了謀士“直趨宛城”的建議,堅持先攻昆陽。】
【眼瞅著昆陽是守不住城的,王鳳等守將就琢磨著要不分散突圍,向後撤退得了。】
秦朝,王翦卻不贊同,這第一次遭遇戰的重要性先不說。
如果此時匆忙撤退,昆陽失守,王莽大軍如果一路橫推就不妙了。
到時候說不定宛城沒攻下,反倒被人家來一個甕中捉鼈!
他眉頭緊皺,只是這昆陽守軍也忒少了吧?
這點人想要在幾十萬大軍的攻勢下守住城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唉,這下可是進退兩難了。
【關鍵時刻,劉秀力主堅守昆陽,等待援軍,說服了其他人。】
【趁著夜色敵軍防備有所鬆懈,劉秀率13騎突出重圍,到定陵、郾城等地調集援軍。】
【無奈這些地方的守軍也沒有多少,就算是全部帶來,也不過數千人。】
【這也就是說,此戰之中昆陽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就一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