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然的雪地上,一個小小的黑點正在緩緩的移動著,將周圍整齊的雪地踩踏得亂七八糟,讓這幅無暇的白地毯上染上了一塊黑色的汙漬。
那忙碌的小黑點正是陳徵。
從天空上向下望去,好像一切都是那麼的渺小,在肉眼看來,在這個距離上,人類與那些在地上亂爬的小螞蟻也沒什麼區別。
距離地面再遠一些的話,就連那些堪比央視大樓的參天巨木,也都變成了一層毛茸茸的苔蘚,緊貼著地面形成略有厚度的毯子。
再離遠一些,地面上的丘陵窪地就開始變得像是面板紋路一樣只能看清紋理。爆發的火山也不過是紅腫的痤瘡,而高山平原也不過是面板上的小小缺陷……
當距離變得更遠之後,大地的輪廓就開始漸漸彎曲,最終形成一個以肉眼看來為正圓的球體。
這,就是“星球”之稱的由來。
把這個距離再加十倍,當人們站在天然衛星上去看自己所生活的星球時就會愕然的發現,原來自己的星球居然那麼的小。
然而,當距離拉遠到恆星到行星的距離時,如果有人能夠站在這個距離去看自己的母星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世界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塵。
而跳到恆星行星系統外再去觀察的時候,就算用高解析度的光學望遠鏡,都不一定能夠觀察到自己的母星,那個巨大無匹的恆星掩蓋了一切光芒,微弱的反光在恆星的光輝下變得弱不可察。
當距離再拉遠一千倍、一萬倍之後,帶給自己光明的“太陽”,也不過是滿天繁星中毫不起眼的一顆,生養自己的母星更是仿若宇宙中的塵埃。
滿天繁星。
每顆都有著自己的世界,每顆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在科技尚未啟蒙的年代,漫天的星斗除了提供無限的遐想空間之外,什麼都沒法影響,更別提相互影響了。每個世界都是一個狹小且獨立的封閉迴圈。
然而……當潮汐門技術被髮明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
宇宙的一角,桑坦星雲邊緣。
這裡,距離最近的恆星都非常非常遠,黑夜與白天的界限異常模糊,就算是日上三竿的午時,充其量也不過是地球上晴朗有月亮的夜晚。
這裡不僅是宇宙的角落,也是歐尼克恆星行星系統的角落。
這裡沒有陽光、沒有空氣,就連水都是以固態存在著的,可以說是生命絕跡之地。
可是即便是如此惡劣的環境,卻依然有智慧生命在這裡生存著。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裡是潮汐之地,可以連線7個有大氣和液態水的生命星球。
而這顆暗無天日的小行星,則被稱之為暗域。
……
“砰。”
“失敗了!?”
一位身材魁梧的壯漢猛的一拍桌子。
“為什麼失敗!??”壯漢追問到,“不過是個低階文明罷了,一個下位使徒加上一個歐特戰體怎麼可能失敗!?你教教我!?”
一位身高超過3米,腦袋上長著一對觸角,面板帶有甲殼反光的灰皮人正了正脖頸處的小圓片,一陣聲音隨之從那個小圓片中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