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烈兵馬的速度還是趕不上李儒派出的信使的速度。
而且,對於李儒來說,早就有著說動董卓遷都長安的打算,畢竟長安距離西涼的根基涼州很近,實在不行,他都有著說動董卓退回涼州割據的打算。
說句實話,李儒本就不贊同董卓如今這麼做的,但他是董卓的女婿,深知董卓的火爆脾氣,還有當初在洛陽所受的那些文人名士的欺辱,還有士大夫家族的看輕。
所以, 李儒才沒有下力阻止董卓,反正大不了退回涼州,誰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 ?為了遷都長安, 李儒甚至悄悄佈置人手,傳出一首童謠。“西頭一個漢 , 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當董卓聽到,問起李儒的時候,李儒毫不猶豫的回答說道。
“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當時董卓由於局勢尚好,還有些猶豫,但如今諸侯勢大,攻擊洛陽,形勢所逼,應該是不得不遷,相比岳父應該會答應的。
而且對於遷都長安,李儒也做了許多準備,董卓麾下的車大將段煨,如今就遵照李儒的軍令,駐紮潼關,控制三輔以及洛陽的主要通道呢。
還有西涼名士賈詡輔佐,絕對不會有失。
只要遷都之後,控制潼關,就是諸侯兵力再多,又能如何 ?
更何況,他們之中並不齊心,而是各有各的打算,就不信這些懷有私心計程車大夫能夠齊心走下去,相比是佔據洛陽之後,就要互相爭鬥,內部分裂了吧 ?
所以,在路上,李儒就寫明瞭所有的局勢,派信使送往洛陽,讓董卓進行遷都。
而董卓接到李儒的書信之後,儘管痛罵李儒呂布,但也知道,事到如今,汜水關已經丟失,虎牢關是楊烈在守,雖然答應的爽快,但是,能守多久,盡心盡力不會,誰也不敢保證。
所以,董卓下令,洛陽富戶,派出五千鐵騎,大門上插上叛逆的旗幟,一律抄家,人口遷往長安舊都。
於那些大臣,同樣派出兵馬,監視威脅,必須跟著天子,遷往長安,不得留在洛陽,就連被他革職回家的原本太尉楊彪,也重新套上一個光祿大夫的名頭,強行帶往長安,親族自然必須隨行。
一時之間,鬧得整個洛陽人心惶惶,隨後,汜水關那裡敗退回來的李肅,李傕,郭汜回到洛陽,就有他們押送護送著天子以及群臣家眷,還有那些富戶人口直接先行,前往長安,董卓自己帶兵隨後跟進。
留下自己的親弟弟董旻,等待李儒和呂布他們,還不忘盯住董旻,撤往長安的時候,火焚擴楊所有宮殿宗廟社稷,斷了天子回洛陽的念想,留給諸侯一個燒成白地的洛陽城。
│想想那些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看著一片白地的洛陽,會是個什麼樣的臉色,在看看被自己搬成一空的繁華河洛的景象,董卓心裡就充滿了快感,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想要大笑的快感。
有了這些,董卓倒也覺得遷都長安,並不丟人,就是能夠讓那些人難受就值得了,更何況自己還把袁隗一家,在洛陽所有的人,滿門誅絕,到時候,就讓袁家兄弟給他們的叔叔收屍去吧,對了,要不要把原價的墳墓也給掘了呢?就這麼辦。
│於是,在董卓有些扭曲的心理下,不但袁家的墳墓倒了黴,如果時間足夠,連洛陽附近所有的大戶人家的墳墓都會倒黴。
就這樣,等到楊烈帶人趕到北邙山西園軍的軍營的時候,就知道,如今的洛陽,已經是混亂一片,儘管董卓已經離開,但他留下的董旻,到是不折不扣的在按照董卓的意思,威脅那些百姓搬往長安。
“這怎麼行?長安路途遙遠暫且不說,這麼多人搬到長安,恐怕連個落腳的地方都不會有。“楊烈聽,頓時惱了。
“誰說不是呢,所以,有實力的塢堡,都結寨自守,簡介不搬,因此都有被西涼軍滅門的存在。“鮑鴻聽了楊烈的話,不由得接上說道。“我家那裡怎麼樣?“
“有過兵馬過去,但卻落荒而逃。楊寨那裡的私兵,可不比那些西涼亂兵差多少。““如今洛陽還有多少兵馬?“
“準確的不知道,畢竟逼人搬遷還需要押送的。所以,大約會有兩三萬吧。不過大多白天四下出擊,名義上是逼人搬遷,實則是劫掠而已,本來西涼兵軍紀就差,這下更是放開了禍害了。“
“既然如此,那就留一部分人,守住軍營,其餘兵馬,直接出擊,把那個董旻趕出洛陽,也免得繼續禍害。“楊烈—聽,直接開口說道。
他的這個建議得到了鮑鴻以及張遼他們的贊同,本來幷州那裡,隔三差五的就有胡人來犯,所以深知兵亂的害處。而洛陽這裡還是名義上大漢的兵馬,就更加忍受不住了。
““既然如此,使君和何成留守軍營,後面鮑凌還帶著一萬多兵馬回來呢。你們準備接應,我們幾個帶領甲騎,分頭出擊,打上那些諸侯的旗號,逼董旻丟棄洛陽,要麼去潼關,要麼去和李儒會合。我們要快,否則的話,李儒回來,可就不是董旻著倆仨萬人,而是河道一起,將近十萬兵馬了。“
楊烈叮囑一番之後,張遼高順成廉,以及楊烈自己,帶領甲騎和那些輕騎,分作四隊,分頭出擊。直接就吧遇到的那些西涼亂兵,注意消滅,還故意留出一些小腳色,讓他們逃回洛陽,稟報給董旻。
不得不說,董旻比起董卓,差的太多,雖然也是西涼大將,但是,卻是有些糊塗,只不過武力不低,有事董卓的親弟弟,所以,才會被留在洛陽,等候李儒。
這下聽說諸侯大軍,已經出現在洛陽周邊,害怕被合圍在洛陽城中,就慌忙點起親信兵馬,直接退到澠池,繼續等候李儒,把個洛陽城直接留給了楊烈,不過他牢記董卓的吩咐,臨走時候,還是放起了一把火,直接點燃了北宮和南宮。
楊烈見狀,直接下令進城,守住所有城門以後,直接派出軍士,開始救火。
“唉,還是晚了, 南宮沒有保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