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晚上,“失魂哥的自習室”再次開張。直播間裡掛了一條告示,寫道:“某人說謝謝大家,別送太貴的禮物了。”
這條訊息是方巖讓楊震宇加上去的。他發現一個最貴的大菠蘿要1000塊,雖然土豪很多,但還是不好意思收。告示掛上去之後,收入降低了大概40%。
方巖彈了一個小時,正在休息,楊震宇說:“師父,我剛才想到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你不是買電腦了嗎,可以一邊看電影,一邊練琴,這樣效率就提高了好多。我原來的吉他老師說的。”
“……”
方巖覺得這樣不行。一心不能二用,如果看電影,那他就聽不清吉他的聲音了。還是老老實實彈琴好了。
練習,練習,不停的練習。
週一下午,方巖去江東最大的婚慶公司“囍唐”。
秦雲幫他約了時間,和這一對婚禮新人見面,商量一下唱歌的事兒。
新郎叫劉朋遠,微胖,大概30歲出頭,隨便穿著拖鞋大褲衩,一臉閒適的樣子。新娘叫曲馨,也就25歲,妝容很精緻,卻非常焦慮,似乎對婚禮的種種安排都不滿意。
他們好奇地觀察方巖。
“巫師!您好您好。我和馨馨都是您的粉絲。”劉朋遠用力握手。
“劉大哥好。”
亂亂的握手、客套後,三個人在休息室坐下。這是方巖第一次接活,又是在婚禮上唱歌,很是好奇。新郎新娘都受過良好教育,他覺得兩人很般配。
劉朋遠介紹了一下,方巖才明白。
兩個人的婚禮在一間教堂裡舉行,不用唱歌。方巖的演出是在前一天晚間的小規模酒會上,人數不多。酒會一開始方巖就唱,20分鐘左右。
週五晚上7點20分。方巖想,還好,唱完了回無名酒館繼續唱。
方巖掏出小本子,開啟圓珠筆的筆帽,問:“你們想讓我唱什麼歌?”
這兩人都是留學多年,早習慣了國外的文化環境,比較洋氣,他們希望酒會上全部是英文歌,一首中文的也不要。
新娘曲馨仰頭想了想,又問:“你知道《If you&ne》(你想要我)嗎?”
“聽過。”
《If you&ne》是2006年的小清新電影《曾經》(Once)裡的一首插曲,是女主人公唱的,副歌有一句是“你想要我,就滿足我”,一首傷感又滿懷憧憬的歌。
不過在那電影裡,男女主人公一直停留在曖昧階段,沒有在一起,連吻都沒接過。
劉朋遠給方巖點了一根菸,又給自己點上,說:“巫師兄弟,你唱一首皇后樂隊的《Love&ny life》(一生摯愛),怎麼樣?我特別喜歡那個歌。”
“……”
這是皇后樂隊的代表作之一。演唱會上,觀眾們跟隨主唱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一起合唱,很有氣氛。
可是,《Love&ny life》是唱給分手後的愛人的,很悲傷。
方巖感覺不太妙。
“我還喜歡那首歌,《td》(世界末日)。”曲馨的話剛說完,劉朋遠馬上附和。
《td》是一首1962年的歌,距今已55年。這首歌講的是一個女孩的父親去世,她的世界崩塌了。
……
曲馨開啟手機,找出一個文件給方巖看:“這是我們兩個想到的一些歌,你看看有什麼合適的……”
大概有30首歌,方巖聽過一大半,都不怎麼吉利。分手的、失戀的、懷念舊情人的……
方巖覺得,唱歌是個服務行業,人家付錢,自己聽從安排。現在他也坐不住了,試探著問:“劉大哥,你聽過披頭士的《in&ny life》(生命裡)嗎?”
“聽過啊,哦對,這歌好聽!”
&ny life》算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溫馨明亮,而且逼格比較高,適合在婚禮上唱。
“那我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