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傍晚,方巖去酒吧街唱歌。他驚奇地發現,無名酒館升級了。
原來的桌子、椅子都不見了,屋子裡擺了3排矮矮的長椅,和公園裡那種長條椅子很像,只是更矮、更窄。矮長椅後面空了一行,接著是4排長椅,像階梯教室一樣,越往後越高。
一共7排,每排坐10人,一共70個座位。
一進門,兩側都是椅子,木有桌子,感覺很奇怪。
老劉很得意,他說,方巖第一次來唱歌后,他就請了設計師重新規劃、定做傢俱,等了一週時間,總算搞定了。現在每一場演出可以坐90個人,還更寬敞。
這麼佈局,無名酒館更像是一個超級小的劇場,散發著19世紀的氣息,挺有味道的。
“額,那平時怎麼辦?”方巖問。
“平時?客人隨便坐唄,那麼多座位呢。”
現在是晚上6點多,酒吧的客人差不多有40人,三五個一群,散坐在那些椅子上聊天說笑,像動物園裡的一座猴兒山。
除了幾個女生在喝啤酒,剩下的每人一杯“巫師Solo”,這酒已經賣瘋了,不到3天,江邊的酒吧街已經有了仿製品。
“真好喝,過癮!”一個遊客模樣的客人嘬了一口,閉目享受片刻,朝吧檯大聲稱讚。
“謝謝!”小木答應著,比了個勝利的手勢。他頭戴一個大耳機,隨節奏搖擺,像一個黑人DJ,正在瘋狂搖晃酒壺。
老劉作為黑心老闆,最終把巫師Solo定價到78元,依然大受歡迎,一天能賣掉400杯。
“你不給小木哥漲點兒工資嘛?”
“額……他沒提。我給他一個月加3000塊錢,成嗎?”老劉跟方巖商量。
“成。”
兩人在吧檯聊天,一個又高又壯的服務員端著餐盤,擦身而過。他是“完美婚慶”的老闆,名叫王宇。
王宇是江東市電影學院戲劇文學專業畢業的,混得比較差,一直沒能寫出劇本、拍電影。畢業時,他和幾個同學開了個“完美婚慶”攝像公司,專門負責婚禮的影片拍攝,生意非常慘淡。幾個同學都退出了,只剩下他自己。
木有錢,木有女朋友,木有希望。
那天他和朋友逛街,正碰見方巖、楊震宇在街邊賣唱,就一人一個位置,用iPhone拍影片。回到家裡,王宇熬了30多個小時,折騰了無數個版本,才把剪成了28分鐘的短片。
影片的名字很爛,叫《步行街》,其實大有深意。
王宇的一個同學在國外的經紀公司工作,和各大電影節都有聯絡。他把《步行街》當作一個紀錄短片,想參加歐洲的一些電影節的展映。
《步行街》被星河影片發現,小木找上門,用5萬塊買下了網路版權,王宇很震驚。這是他畢業後賺的最大一筆錢。
王宇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一直留在方巖的身邊,記錄下他的音樂,採訪他,最後做成一部紀錄片呢?像《尋找小糖人》那樣。
《尋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是講述傳奇歌手羅德里格斯的一部紀錄片,電影拍到一半沒錢了,乾脆用iPhone拍攝,這部片子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王宇也想拍這麼一部片子。
結果,王宇成了無名酒館的一名服務員,和小木一起,默默潛伏。他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工作,不累,還能看見各種漂亮的妹子。
酒吧的門又開了,一個長頭髮、戴棒球帽的男人走了進來,他背了一把吉他。他徑直走到吧檯,先客氣地跟方巖聊了幾句,又對老劉說,他想在無名酒館唱歌。
老劉笑眯眯地說:“我們這兒不招歌手。”
歌手也不急,很有自信地說:“讓我唱一首歌,你會收下我的。”
“用不著。”
歌手又看方巖,說:“幫幫忙成嗎,我就想和你一起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