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醒醒吧。我和郎朗不是一個級別的。”
“啊?”
“他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師。我……這輩子也達不到他20歲的水平,永遠不可能。”
“不是吧?”楊震宇很震驚,他以為方巖和郎朗的水平差不多。
“真的。”
“你給我講講。”
“很簡單啊,技術,意識,體能,郎朗是全方位的強大。我彈琴太晚,根本比不了。”方巖摸著琴絃,說。“不用和大神比,在江東市,彈吉他比我好的,多得是。”
“不可能!”
“我騙你幹啥。”
楊震宇多少理解了一點兒,他覺得,就好像打《爐石傳說》,天梯玩家一共有25個級別,從25打到1級,再往上,就一律是“傳說”級了。可是,在傳說級的內部,第10000名和第1名的技術差距恐怕也非常大。當然,方巖肯定也是“傳說”級的玩家。
還有更直接的例子。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爬得越高,每一步也越艱難。從營地爬到8800米,和爬最後的44米,哪一個難度更大?
見震宇不說話,方巖以為他灰心了,就安慰說:“技術只是一方面,你慢慢練到一定程度,技術夠用了就行,不用死磕。你明白吧,你有了駕照、能上路就夠了,不用當賽車手。”
技術只是手段。
技術很重要,但它不是音樂。
楊震宇不甘心,又問:“你彈琴那麼好,我覺得,你跟那些吉他大師一樣牛逼啊,也沒什麼區別。哪兒來的那麼大的差距?”
“那是你聽不出來。”
“額……”
方巖又繼續彈琴,毫無規則的、基礎的即興演奏,狂飆速度。直播間人數接近200萬人,網友們也都聽見了對話,沉默了一會兒,又紛紛刷禮物。
“那個,我問你最後一個問題。”楊震宇心裡一陣焦躁,回頭說。“既然你說,你永遠到不了郎朗的20歲的水平,幹嘛還這麼拼命練琴?”
“我沒拼命練琴啊。我彈琴,就是在玩兒。彈琴多好玩的。”
“啊?”
方巖笑了,說:“我喜歡音樂。”
楊震宇陷入了呆滯。直播了快2個小時,網友們一行行的文字飛快跳動,他卻視而不見。
最簡單的理由。
喜歡。
方巖一直在做各種單調的練習,沒有彈任何完整的東西。可楊震宇覺得,琴聲正在變得神秘、深邃,紛亂繁複,像在逼近宇宙中深藏的秘密。這問題太複雜,楊震宇一時想不明白,但他知道了一件事。
他轉過身看著方巖,對他說:“我……也喜歡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