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啥意思?”觀眾裡有人問。
“沒聽清!”
方巖還在掃弦,聽見問題,就認真回答:“我真不知道是啥意思。”
“……”
“這山望著那山高呀哦,那山上長滿了紅櫻桃。”唱了兩遍。
楊震宇皺眉問:“什麼玩意兒?”
袁媛一直捂著嘴傻樂,小聲對他說:“你看過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嗎,電影裡就有這個歌兒。”
“沒看過。”
“哦,你不要看。”
“為啥?”
“那電影不好看。”
“……”
不要閒聊,楊震宇想,我要認真學習。
“櫻桃好吃樹難栽,姑娘好看我口難開。”
“……”
《新格納什卡》的發音大概是Singanushiga,或許是俄文,這首歌又叫《流浪漢》或者《黑眼睛的姑娘》,歷史很久遠,似乎要追溯到吉普賽人的民歌。這首歌從歐洲流傳,途徑中亞、俄羅斯,一路傳入華夏國的西域。
“愛你愛你真愛你,找個畫家畫下了你……把你畫在了吉他上啊,擁抱著吉他擁抱你。”
歌詞早已變了很多次,只有副歌的“新格納什卡”幾句洋文,依然保留。到了1960、70年代,這首歌在全國流傳開了。
這首歌的旋律簡單動聽,但歌詞很不完整,除了前幾段,剩下的一般是即興演唱。
方巖只彈著吉他最粗的E弦,一個安靜的、持續的低音。他也即興編詞兒,胡說八道。
“飛過天邊的小鴿子啊,影子落在了湖面上。爸爸媽媽都飛走了,留下你自己要去哪裡。不如變成一朵雲彩,風吹到哪裡就去哪裡。哎,新格納什卡……”
方巖的聲音低了下去,吉他的低音很簡單,一些節拍都沒彈出來,節奏卻仍然清晰。
有點兒傷感。
“飛過山谷還有麥田,你飛過了雪山和草原。冬天的河水都結冰了,你還想飛到什麼地方。不如陪我一起走吧,老司機帶你去江東。哎……”
老司機怎麼又出場了?
丁博正仰脖子喝啤酒,差點兒噴出來。
觀眾們也都樂,嘩嘩鼓掌。
“江東,好!”
“來江東吧,歡迎!”
方巖的歌聲更大了:“為了什麼要來江東,江東的姑娘最漂亮。長長頭髮,如水的眼睛,柔嫩的嘴唇軟又甜。”
“好!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