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排練室按小時收費,還要預約,又貴又麻煩。廢柴樂隊在城中村租了一個孤零零的違章建築,當排練室。
排練很吵,為了隔音,小屋的窗戶用海綿釘死了,又蓋上棉被。門上也掛了兩條棉被。
廢柴樂隊有4個人。
于海洋,主唱、節奏吉他。他長得很英俊,圓臉,燙了一頭捲髮,性格外向。
主唱的樂器就是自己,在搖滾樂隊裡,主唱很重要,最受關注,不少主唱都比較得瑟。節奏吉他主要是彈和絃,用各種節奏型把旋律包裹起來。
丁博,貝斯。他個子不高,很瘦,戴眼鏡,是個有點悶騷的人。
貝斯(Bass)其實是低音樂器的統稱,在很多年前,樂隊的貝斯是又高又胖的低音提琴,後來才變成了低音吉他。沒錯,貝斯也是一種吉他。吉他去掉E、B兩根高音弦,再整個降一個八度,就是貝斯。
在搖滾樂隊裡,貝斯是最重要的樂器。一個樂隊可以沒有吉他,沒有鼓,可就是不能沒有貝斯。低音給音樂增加了厚度和空間感,沒了低音,樂隊就會輕浮、單薄,乾癟。
貝斯的琴絃又粗又長(還很硬),琴體很長,演奏技術和吉他非常不同。
貝斯最重要,可貝斯手的存在感往往很低。
老虎,架子鼓。他名字裡有個“彪”字,大家就叫他老虎。他短髮,身體挺壯實,總把眼睛瞪得很大。
架子鼓是一組打擊樂器,就是“懂次大次”。“懂”是底鼓,立在地上,用腳踩。“次”是踩鑔,兩個金屬片,可以踩,也可以敲。“大”是軍鼓,擺在鼓手面前,拿小棍兒敲。如果把踩鑔去掉,就變成了“懂大,懂懂大”,或者“懂大懂,懂大”……此外,還有一組嗵鼓、吊鑔,數量不一,可以打一些旋律性的東西。
鼓、貝斯、吉他,合稱三大件,是一個樂隊的基本架子,三條簡單的線,層次分明。
還有一個人,楊震宇,主音吉他。
人類有了電以後,樂器都插上了電線,琴絃的震動變成了電訊號,經過放大、處理,千變萬化。電吉他也變成了一種表現力超強、無所不能的樂器。主音吉他演奏旋律,大段的solo,比較炫技。樂隊加了主音吉他,會華麗很多。
掀開棉被進門,方巖一下崩潰了。
于海洋、丁博、老虎,三個人都抽著煙,一地菸灰。煙霧騰騰,三個人都像著火了。小屋有個排風口,根本不管用,厚厚的煙霧飄浮,嗆得不行。
你們是密室自殺小分隊嗎。
排練室大概18平米,很矮,又悶又熱,架子鼓在牆角,底鼓裡塞了個破棉被。靠牆放了幾個小功率的音箱,一把琴接一個。麥克風在中間,貝斯丁博站在左邊。
幾個巨大的插座悲慘地倒在地上,各種電源插在它們身上。線材也沒有整理過,在地上纏繞在一起,線上都有被鞋踩過的痕跡。
一個譜架倒在地上,沒人扶。
地面很髒,飲料瓶子、易拉罐,零食包裝,音樂雜誌,亂七八糟。桌子上放著幾本書、一個調音表、一個變調夾。
“大神啊……”于海洋說。
方巖一來,亂糟糟的樂器都停了。大家隔著一層煙霧,茫然瞅著他。樂隊三人都看了《天天想你》的影片,一下子驚為天人。
大家都不熟,有點兒拘謹。一頓客套之後,楊震宇拉開琴包,拿出一把紅色的墨西哥產的芬達(Fender Telecaster)吉他,插上線,慢慢調音。
牆上吊了一根電線,燈泡發出昏暗的光。楊震宇接上一個橙色的效果器,是長方形的小金屬塊,也叫單塊。吉他的訊號透過它,就變成了失真的音色。
夏沫坐在門口,忍受毒氣。方巖拖了一把椅子,坐在桌子邊。這是他第一次見識樂隊排練,很好奇。
楊震宇又坐在了音箱上。他先點上了一根菸,低頭彈琴。第一個小節彈完,方巖知道他們在排什麼歌兒了。
《Don’t Cry》,槍花。翻譯過來是《不哭》。
槍炮玫瑰(Guns and Roses,GnR)是美國一支老牌樂隊,偏流行或硬搖滾(Hard Rock)。槍炮玫瑰在華夏國很有名,是很多人的啟蒙者,人們習慣叫它“槍花”。
《Don’t Cry》開頭是4小節的分解和絃。
在吉他上,把和絃分成一個個單獨的音符,依次在不同的弦上彈出,就是分解和絃。接著,主唱于海洋一聲長長的“哦~~~~”,然後唱歌:“向我輕聲訴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