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袁紹容貌端正,威儀進止,果然不假,屋裡幾人與其相比,說實話都稍顯不如。雖然未來是曹操滅了袁紹,但現在的他與袁紹比起,真是猶如燈火與日月之別。
稍後幾人相互見禮,伏泉所猜不差,那攀認親戚之人卻是曹操無疑,而那放蕩形骸青年名字也讓伏泉熟識,他叫許攸。
沒錯,就是那個官渡一戰,背離袁紹,隻身入曹營,讓曹操赤腳相迎,助身陷絕境的曹操打垮袁紹的許攸,許子遠。
看著此時年少的三人相互間親密無間,伏泉暗中感到好笑,若是他們知道未來幾人之間的相鬥相殺,會有今日之友誼嗎?
未幾,袁紹讓眾伎女退下,室內只剩幾人,然後眼神瞥了一眼許攸,其整理衣袍,臉上還有依依不捨之情。接著,許攸便道:“流川,此次吾等約汝前來,實有要事。”
“何事?”
“解救渤海王。”
什麼?解救劉悝,袁紹腦袋瘋了不成,竟然和他叔父袁隗作對?
說完,許攸從袍中取出一封書信,交予伏泉。信上透著一股淡淡的女人脂粉味,夾雜著厚重的酒氣,伏泉想來是剛才許攸與伎女嬉鬧沾染的。
對方未說此乃何信,顯然用意自己立即查閱,粗粗略看,伏泉隨後震驚,驚呼道:“這是袁赦與王甫的私信?”
這時候,袁紹答了一句:“然也。”
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因為信中竟然談及袁赦王甫二人與曹節一起陷害劉悝之事,有了此信,必可解救劉悝。
雖然劉悝進京,王甫等人沒有證據證明他謀反,還是可救,但有了此信,把握更大不是?而且若是計劃得當,說不定還能打擊王甫一黨。
可是喜悅未久,伏泉眉頭微皺,疑惑道:“不知兄長此信何來?”
他並未問及私信真假,袁紹在外有如此大名聲,必定不會輕易相騙,而且就算騙他,他難道不會找人驗證真偽?
袁紹道:“吾手下有一奇人,於袁赦府上所得。”
奇人?更貼切的說想來應該叫竊賊,只是袁紹要面子如此稱呼,畢竟一個被稱呼天下楷模的男人,說自己養了一個竊賊,無疑對名聲不好。
伏泉觀袁紹竟然直呼袁赦其名,一點兒尊敬的意思都沒有,心中暗奇,畢竟袁赦乃是袁紹族中長輩,其卻直呼袁赦之名,未免太過。
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其與宦官有不共戴天之仇,歷史上最終也是血染皇宮剷除閹宦,現在估計就已經在謀劃了,即使袁赦是其族人又如何?
“流川謝過諸位兄長。”出了案几,伏泉向三人行了一禮說道。
“此小事耳,吾今日約流川前來,只是近日瘋傳‘治瘟郎’之名,吾得此信,便想約流川前來一聚。”
“謝袁兄美意,流川愧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