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書只覺得渾身冰涼,情緒失控地撲過來,對著小孩子劈頭蓋臉一頓訓:“樂樂!你到處亂跑什麼?知不知道剛才我們都嚇死了!”
“你這孩子,叫你不要亂跑,怎麼就是不聽話呢!”
天知道她有多害怕,如果孩子真的丟了怎麼辦?就算自盡她都沒辦法向蘇清交代。
但是,樂樂一向被寵溺慣了的,哪裡見過這副兇巴巴的模樣,被方錦書嚇得哇哇大哭,不明白這個漂亮阿姨怎麼會變的那麼兇……
崔書桐心疼壞了,連忙將孩子抱進懷裡,不停輕撫後背:“你說你,小孩子還不懂事,你發那麼大的脾氣幹嘛?”
可方錦書彷彿置若罔聞,嘴裡念念有詞:“我明白了,我媽根本就不愛我。”
整個人像被抽幹了軀體的氣球,靠著牆壁緩緩坐了下來,將頭埋進了雙膝,發出小聲的啜泣。
“你到底怎麼了?”他抱著樂樂,蹲下來看著她。
她從臂彎中抬起一雙哭紅腫的眼:“疏桐哥,我明白了,我什麼都想明白了,我媽根本就不愛我,根本就不愛我!”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小孩子的,而她就是不被愛的那一個。
是什麼讓她頓悟的呢?
試想一下,樂樂只是丟了這麼一小會,她都快要急死了,可是在高考那麼重要的日子,張梅卻不願意陪在她身邊,甚至她的高考還不如方軍的一件瑣事重要……
常言道,養兒方知父母恩,可是等我們長大成為父母後,才悲切地意識到一個事實,原來父母真的不愛你。
父母並不是因為愛才生小孩的,他們只是為了養老而已。
她和崔書桐幫忙照顧樂樂,生怕小姑娘渴了餓了,恨不得將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最好吃的東西都給她,這才是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可是張梅無數次為了方軍的瑣事委屈她,給方軍穿最好吃最好,卻要求她這個女兒處處節儉,張梅只愛兒子罷了。
方錦書徹底醒悟,幻想過無數次的母愛,都不重要了,以及多年執著追求,放不下的母愛,在這一刻徹底不強求了。
那天,方錦書沒有給張梅買任何東西,拉著崔書桐離開了商場,直到離開時也沒有回家看望張梅,只要想起高考時受的委屈,她就永遠無法原諒。
如果她原諒了張梅,就是背叛了十八歲的自己,背叛了曾經熱血的少年。
崔書桐說得對,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是從擺脫原生家庭開始的,她不再像孩童時期渴望母親的愛,對於窮人來講,家人本身就是加害者。
回到滬城後,方錦書整個人彷彿重新活過來似的,不再糾結父母的愛與不愛,也沒時間怨恨原生家庭帶來的各種不公,她已經落後了太久,往後餘生要走好自己的路,拼命追趕回來。
所以她奮力追趕,與其糾結父母的愛與不愛,不如花時間看一場電影或者出去逛街,起碼這些東西都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上大四後,課程減少了很多,周圍同學都有些鬆散懈怠,她反而變得更努力了,無比珍惜在學校的每分每秒,為最熱愛的地理傾注最後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