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 第994章 逆風行舟

第994章 逆風行舟 (第1/2頁)

趙昺自然知道有可以逆風行駛的船隻,在現代無論是核動力,還是以燃油和蒸汽發動機為動力的船隻都可以做到,但是在這個年代都沒有,而他當下也不可能造出來。現下只有人力和風力催動的船隻,也難怪鄭永兩人一臉不相信的樣子。

當然趙昺也並沒有胡說八道,現實世界上還真出現過以風為動力,卻可以真正實現逆風航行的帆船。那就是十九世紀為了滿足海戰特別是海上貿易的需要,在航海歷史上應運而生的快速帆船——飛剪船,其航速可達十七節左右,載重量在千噸上下。

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趙昺讓王德從自己的工作室中取來了一架船模,放在他們面前。可他們除了覺得這艘船樣子奇特外,並看不出其中有什麼奧妙,更說不出其中的道理,他只能給兩人做了個科普,講講飛剪船的妙處。

這艘船有小的幹舷,較少的上層建築,不僅改善了船舶穩性,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帆的作用。船幾乎貼著水面航行,長寬比一般大於六比一。其水下形狀設計成最小阻力值,以提高航速,但又保持了一定的橫向阻力剖面,導致水線特別優美,甚至在首部水線面有內凹,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呈一種適合於賽跑的態勢,在海上能劈浪前進以減小波浪阻力,也因此獲得了‘飛剪’的名聲。

為了獲得高效能,飛剪船還做了許多創新型的設計。飛剪船的首柱也延伸了船體的長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槓,就可在首部多懸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於擴大撐帆的容量;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於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穩定性。後體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與優美的船首型式和諧地混成一體。

這類飛剪船更明顯的是帆面積很大,一般使用三至四桅全裝備帆裝,往往用高桅,其高度達船長之3/4,在頂桅帆上還掛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時在船之兩側還有外伸帆桁,稱翼帆槓,可掛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橫向外伸面積,甚至超過了船體的寬度。

飛剪船船型瘦長,前端尖銳突出,後體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與優美的船首型式和諧地混成一體。而桅杆的高度更是超過十餘丈,船帆的面積達到數千平方米,這些都讓飛剪船獲得了較高的航速,並透過調整風帆,獲得逆風行駛的效能。

“陛下,這桅杆如此高,又是四桅,佈滿船帆,速度定然很快!”鄭永看著足有三尺多長的模型,指點著道。

“當然,日行三百里總是有的!”趙昺摸摸下巴道,其實這還是保守的說,因為尚未造出實物,他覺得還是不要將話說得太滿,免得落下吹牛的把柄。

其實按照趙昺所知,飛剪船應運而生後,有關這類快船的航行速度競賽非常頻繁,比較有名的是1866年從中國到英國的茶葉運輸競賽,這種競賽除了爭強鬥勝外,當然也有搶季節的目的。快速帆船“羚羊”號與“塔平”號同時離開中國的福州碼頭,用九十九天的時間航行兩萬五千六百公里到達英格蘭目的地,“塔平”號僅以早到二十分鐘而贏得勝利,日平均航行兩百五十公里,約合當下的五百多里!

“陛下,這船能裝下多少貨物?”上官禧更關心的是載重量,抬頭滿臉期待地問道。

“若是按照標準造成,船長二十餘丈,滿載的話應該能裝載一萬八千石!”趙昺大約估算了下道,他是仿造當年最有名的一艘美國飛剪船‘短襯衫’號製作的模型,其是由在美國飛剪帆船發展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唐納·麥凱設計,其是波士頓的船舶設計師和製造家,先後研製了三十餘艘具有高效能的飛剪船,載重量在千噸。

“陛下,這艘船居然能裝的下如此多的貨物,豈不是一艘可以頂我們當下三艘大型海舶的裝載量,可看著並不大啊!”萬石海舶在當下大宋只有寥寥幾艘,還都是用於軍用,貨船五千石已經是屬於大型船隻了,可上官禧看船的長度並不大,還是有些不大相信。

“上官主事,不要只看船的長度,你看船的吃水線在哪裡,若是建成足有兩丈多深,可以裝多少貨物!”沒等小皇帝回答,鄭永拉著其,指著船底說道。

“哦,原來如此,是吾不懂了!”上官禧訕笑著道。

“這種船專司四海漫遊,因此要求自帶一年以上的各類補給物資,則需要龐大的底艙裝進儘可能多的物資,因此這種船吃水很深,與我們現在用的福船結構多有不同,底艙不比這二層的樓閣低多少!”趙昺笑笑言道。因為當下大宋的船隻多采用水密結構,進而影響到了載貨量,而船身採用的是多層疊加機構,並採用斜肋板設計,以增強安全性,所以東、西方玩兒的路數是不一樣的,也難怪其不理解。

“唉,還自稱乘船遍遊東、西洋,卻連這些也不懂。”鄭永又揶揄其道,“因為為了船舶穩定性和大風大浪中的航行舒適程度,桅杆的高度決定於船舶的寬度和吃水深度,這船的桅杆高大,船體狹長,底艙自然要深的多了。”

“呵呵,吾孤陋寡聞,不若鄭都統在陛下身邊見多識廣,以後還要多多賜教!”上官禧兩人在海上漂泊年餘,自然早就混熟了,對其的嘲諷之言並不為杵,反而拱手笑道。

“吾也是從陛下那裡聽了些皮毛,怎敢言教!”有皇帝在旁,鄭永哪裡敢託大,回禮後又轉向小皇帝問道,“陛下,這船所用的帆索眾多,從未見過,且這裡為何不用一面大帆,而要分成兩截呢?”

“嗯……如此說吧!”趙昺沉吟片刻道,“當下的船隻所用的船帆多為竹、葦,雜以麻布為主,權做硬帆,這種帆升降方便,便於操作,僅需要少數的水手就可操作。但是高速效能較差,極限速度上不去;而這種船帆多用棉麻織造,可稱為軟帆,其吃風面積大,可以以極高速度航行。缺點是軟式風帆操作麻煩,需要大量熟練水手,在面對風向變化較快的海況時比較吃力!”

“哦,原來還有此說!”鄭永點點頭道,可這時聽到了上官禧的呲笑聲,他知道其是在笑話自己,扭臉翻了個白眼。

“由於軟帆收取時水手們要爬上桅杆去,扒在帆桁上拉住帆布往上拽,把帆一點一點拽起來,有配合、有層次的捆綁到帆桁上,這種橫帆的收帆法十分耗費人力,則需要諸多的水手來相互配合操作。”釐清兩種帆的優劣後,趙昺繼續講道,他十分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身邊人,畢竟自己的身份不同,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他們懂了才能傳授給更多的人。

最新小說: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 燕鳴初啼 貪財不好 揚鋒漢起 西北三義士 穿越後撩完天師惹王爺 第一昏君 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 爭霸:開局召喚許褚 皇后今日侍寢嗎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娘娘拉仇恨的姿勢帥爆了 鵲踏枝 人在大唐,浪到飛起 燕不棄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