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 第765章 徵鄂州

第765章 徵鄂州 (第1/2頁)

推薦閱讀: 立宋

臘月初八,即使在江南也已經感到了寒冷,被江風一吹更是刺骨的涼。而一支水軍船隊已經藉助早潮沿運河北上,天亮時轉入太湖,從蕪湖進入長江。船隊隨即掛滿帆轉換成菱形隊形,以戰鬥姿態溯江而上,雖是逆流,卻是順風,因此船速並不慢。

“長江真他媽的長!”趙昺站在頂艙甲板上看著灰濛濛的江面,不禁想起前世時人第一次看到長江時的感言,也禁不住喃喃地輕笑道。不過他那時黃河到枯水期都已經斷流了,長江水面肯定也遠不如現在的寬闊,流水量大。但覺不如後世的繁華,而沿江兩岸除了農田和散落的村鎮,難見燈火闌珊的都市。

“官家,臘八粥熬好了!”王德上了甲板搓搓手笑著對小皇帝道。

“嗯,各軍都有了嗎?”趙昺扭臉問道。

“稟官家,出航的前日,小的便將賜下的米豆和乾果都送到軍中了,今日肯定都能喝的上。不信官家聞聞,這江風中都有粥香。”王德抽抽鼻子道。

“呵呵,你這麼一說確是如此,咱們都去喝碗粥,朕可要多喝上幾碗!”趙昺笑笑招呼隨行的侍衛們言道。

“你們發現沒有,只要出征陛下的精神立刻好了,飯都要多吃兩碗!”陳墩隨後跟上對幾個侍衛笑著道。

“是啊,看著陛下每天窩在行宮中愁眉苦臉,咱們心中也難受,在外辛苦些卻痛快!”法正也笑著道。

“哼,真當我是個戰爭狂了!”趙昺聽了苦笑著搖搖頭,卻沒有搭腔。

按照當初的計劃,文天祥所部在戰役開始後立刻動員各部向北進軍,佔據江西行省,爭奪鄂州;江鉦部率軍從廣西進軍,殲滅湖廣行省之地,奪取江陵,以便控制整條防線。三路大軍之中,文天祥一路皆是義軍改編,裝備也是以冷兵器為主,戰鬥力最弱,趙昺的計劃是東西兩路皆是禁軍,在率先完成任務後可抽調兵力協助中路。

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江西行省之敵在各路義軍的擠壓下只能盤踞在各個州府治所之內,在戰事一起便迅速收復了諸多州府。然而鄂州是沿江重鎮,在敵整合江南兵力後,駐紮於此有三個萬戶府和一個水軍萬戶。而敵駐於龍興萬戶在我軍攻克江州後為防止後路被斷,主動退出進入鄂州,使得鄂州兵力達到五個萬戶,四萬餘敵。以文天祥所部的實力不但難以完成預定作戰任務的,反而有被擊潰的危險。

江鉦部一路卻是勢如破竹,兵鋒直逼江陵,但是左翼為敵雲南行省和陝川行省,他們必須留兵駐守,扼守險要,以免腹背受敵。因而北進至江陵只有一個師的兵力可用,卻還要時時提防左翼之敵,因而無力增援文天祥。可趙孟錦部攻至江州也苦於兵力不足,無力繼續西進,受命轉入防守。

趙昺在派出董義成部前去增援,但是他們只有三個陸戰旅,能參加陸上作戰的只有萬人,在兵力上仍無法佔據優勢,分兵兩個戰場。他只能讓陸戰旅先行增援江鉦部,先攻取江陵,水軍控制江面。雖然阻止了敵軍跨江增援,但也增加了敵軍死戰到底的決心。而在無力奪取襄樊的情況下,若鄂州又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則長江下游隨時會面臨敵軍的攻擊。

戰事緊急,當下只有江浙行省的戰事結束,勉強有餘力增援。但是張世傑忙於佈置沿江防線,江璆的主要精力在於徵募訓練新兵、籌措輜重物資,沒有合適的領兵將領。而能抽調的兵力也只有御前護軍,也只有皇帝才能指揮的動。另外臨安城中自己暫時進不去,留倪亮鎮守他也放心,趙昺於是再度掛帥領兵親征。

不過找也知道自己年輕,難免會讓人懷疑能力不濟,此外求名得利的事情也不能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佔了。因此他臨行前連連頒佈御旨,頭一道旨意就是明年增開開恩科取士,重開太學。不要以為這僅僅是為了選拔人才,趙昺算是知道了這也是洗腦的措施之一。

儒家以道德為典範,而宋是以文立國,將建立儒家道德觀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與此同時,南宋統治者大力宣揚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道德觀和責任擔當,宣傳“忠君愛國”的核心價值觀。高宗和吳皇后親書石經近二百塊,經人篆刻後置於太學。理宗更遵奉理學為正統思想,將君臣、父子的等級名分,提高到“天理”的地位。

而宋南渡之後更是透過各種渠道和各種社會力量,將這種道德取向和核心價值觀,傳播到民間,既接地氣又不留死角。各級學校學的是《四書》《五經》,科舉考試的內容也離不開《四書》《五經》。州縣官到任後,必將修貢院、興學校、祭祀先賢、教化百姓作為先務。

退休官員、鄉紳、學者和塾師,這些地方精英,都積極參與到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中去。他們或制訂各種鄉規民約,規範人的道德行為,或透過學校授課,傳播理學思想;或撰寫治家格言、庭訓,對普通民眾進行“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對於少年兒童的教育,則有如《千字文》《三字經》一類的啟蒙讀物。甚至在南戲和話本里,也不乏忠、孝、仁、義的故事,使田父野老在喜聞樂見中受到教育。

朝廷就是透過以上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軍民“忠君愛國”的核心價值觀,而江南陷落後,元廷從未開科,又以不知蒙文著不得為官迫使眾多計程車子改習蒙文,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這種傳統和基礎。但是若選擇這時開科,不僅可以收攏人心,得到士人的擁護,且能迅速恢復各級教育機構,重樹道德觀念。

另外趙昺下旨命地方州府對有孝行者具名上聞,以行表彰。因為趙昺也摸清了其中的套路,百姓是統治的基礎,只有家庭和睦才能使社會安定,而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這也是選拔人才,維護統治的重要手段,在這戰事未平之際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

此外,趙昺還下旨免除百姓德祐元年之後的所有欠繳的賦稅和借貸,凡民間所欠私債利息過本著,可再不付利息。同時在臨安府及收復的州府恢復惠民和濟局、漏澤園,重建居養院、安濟坊。惠民和濟局相當於現在的公立醫院,專門負責收購和出賣藥物,以保障藥材質量,平抑藥價,同時配置醫生。疫情暴發時,則免費施藥、施醫;漏澤園即為公共墓地,用來安葬沒有墓地的貧民和無主屍體;居養院、安濟坊、收養生活無著和患病貧民。

這些機構雖然多數也始於北宋,但到後來同樣都廢止不行。不要小看這幾項措施,這些件件都事關民生,能讓普通百姓得到實惠,可以迅速的收攏,也可以說收買民心。而實施科舉取士的制度後,普通人也可以晉身士大夫階層,這些出身於平民之家的官員往往都對窮苦百姓懷有一定的同情心,如此還能換取他們的忠心。一舉兩得、利國惠民之事當然趙昺十分樂於做了。

而對這次親征趙昺雖然是秘密出兵,但他已經秘密佈置下去,五日之後即可‘解密’,公佈於眾。而之所以這麼做因為他知道上行下效的榜樣作用,作為統治者的立身行事如何,普通百姓都看在眼裡:這樣的國家是否值得“愛”、這樣的君主是否值得“忠”?是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且忠君愛國的價值觀也並非單純依靠教育和號召能夠實現。

趙昺如此做,即解釋了為何皇帝遲遲為何沒有入城,也好好的在大眾面前秀了一把,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又打擊了異己,將他們擺了一道……

“鄭永,咱們到鄂州需要多少時間?”趙昺回到艙中,邊喝粥邊問道。

最新小說: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 燕鳴初啼 貪財不好 揚鋒漢起 西北三義士 穿越後撩完天師惹王爺 第一昏君 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 爭霸:開局召喚許褚 皇后今日侍寢嗎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娘娘拉仇恨的姿勢帥爆了 鵲踏枝 人在大唐,浪到飛起 燕不棄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