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對話
與鳳國, 京都城。
楚英坐住了江山沒多久,清河縣曾經被俘的林縣令果然也有了音信,正要趕來京都與妻兒相見。
陸家接連傳來好訊息, 天下太平之後, 生意也可以繼續做了。
自然,楚英雖然是天底下最有道理坐這個皇位的人, 也不妨礙各地生長野心。
小亂仍舊不止, 不過比起先前盜匪猖獗已經好很多了。
為了能夠讓百姓們穩定下來,不流離失所。
楚英一上任就頒布了幾條法令, 重新測量土地, 積極給百姓定戶籍, 按照人頭分發土地, 各地都有kpi, 完成不了就要貶官。
嚴格管控地主們的土地面積,奴僕人數, 這是楚英上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
與鳳國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生産的百姓依賴土地生活。
一旦百姓失去了土地,社會就會動蕩,且這種動蕩是絕對的。
其次便是對於黃河堤壩修築的管理, 楚英特地的派遣了心腹官員主持堤壩修建, 撥了許多錢過去重建。
新皇上任, 本就是該推陳出新的時候。
將曾經腐朽的摒棄, 新上臺的法令稍微激進些也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將曾經陳舊已經無法延續王朝的事務推翻。
所以哪怕楚英上位後, 將刀口對準備了中産、上層的利益, 他們也拿楚英沒有辦法。
尤其是在楚英還掌握大量兵力的情況下。
楚英稱帝後,小皇帝被遠封。
太皇太後依舊是太皇太後, 只是被管顧地更嚴格了。
當初她還有權利召陸家這樣的人家進宮,如今是見一眼宮外的人都難,完全被軟丨禁了起來。
雖說成王已經平反,太皇太後也早就同天下人悔過。
可要說楚英完全不恨太皇太後,那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信的。
所以秦王稱帝,太皇太後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成王敗寇,權利場中,輸了就得認。
朝堂發生著大的變革,陸家也迎來了那邊陸柏年的訊息。
在之前京都城內大亂的同時,與鳳國的邊境也不得安生。
自從打敗了匈奴後,朝廷需要用兵,也不敢讓西邊傭兵太多,調兵之後,還解散了一部分軍隊。
留下西邊駐守計程車兵不到萬餘人,不過西部駐兵都是精銳,不但武器上乘,大部分還都是騎兵,基本都是可以以一當十計程車兵。
在與鳳國朝廷內部大亂時,匈奴知道西部不可能會有援軍,所以接連對著西部城池進攻數次。
西部將領壯烈犧牲者多,幾個月的時間,城內的兵打到只剩數百人,如今還在誓死駐守。
其中,自然就有陸家的陸柏年。
之前各地動亂,訊息傳得慢。
朝內知道這一訊息的時候,小皇帝還在位,大部分臣子是不支援派兵增員的。
由於那會兒內部還在討論是否出兵,陸松年他們擔心老太太傷心,在小皇帝沒有下結論之前就沒告訴溫如玉西北戰況。
如今新皇上位了,溫如玉才知道了遠在西部的二兒子的訊息。
自然,江山坐穩了之後,楚英自然不會放任西部匈奴踏進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