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綴的症狀,果真是感染了天花?”赫連瀛徹從偏房出來,剛到了正廳,就表情嚴肅,直問正廳內垂手侍立的姜太醫等人。
姜太醫代表其他御醫上前躬身解釋道:“回皇上,公良二公子現在的症狀確實與感染天花的症狀十分相似。臣等雖然也不希望這是真的,但依照往日的經驗來看,可以初步斷定,公良二公子正是感染上了天花無疑。”
其他六名御醫也紛紛點頭,證實姜太醫的說法。
赫連瀛徹神情凝重,斂眸緘口,並不答言。
只聞聽姜太醫又啟聲說道:“不過,公良二公子感染的天花來勢洶洶,病情發展的十分迅速,如果公良二公子再不積極接受治療,臣恐怕公良二公子會有性命之憂。”
“那依姜太醫的意思,要如何醫治公良綴的病,才能確保公良綴康復如初呢?”赫連瀛徹的一雙星眸瞥向頷首躬身的姜太醫,凜冽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絲寒意,讓人瞧了,不由得不寒而慄。
姜太醫恭聲回應:“回稟皇上,天花乃極為烈性的傳染病,從古至今感染上天花的人中,最終痊癒者百不足一。這次餘靈均餘公子的病能及時治癒已屬於萬幸。至於公良二公子的病症,臣等雖會盡力而為的救治,但是也實難保證一定能救回公良二公子的性命。還請皇上能夠體諒。”
“如果朕非要你們救活公良綴,保證公良綴的生命安全呢?!”赫連瀛徹沉聲道,沒打算做出任何讓步。
“治療天花之疾,唯可盡人事聽天命。人事可盡,然天命難為,恕臣等無法許諾保證公良二公子的性命周全。”姜太醫直言,不懼赫連瀛徹臉上的嗔怒之色。
在場的其他御醫也隨之應和,紛紛表示贊同姜太醫的說法,勸皇帝赫連瀛徹思量而行。
赫連瀛徹兒時曾經經歷過宮中天花肆虐的灰暗時刻,怎會不知天花之疾肆虐起來的厲害。但是,資歷老道,從未失手,在宮中頗有威望的姜太醫,卻曾經在診治還是瀅妃的公良綴兒時,馬失前蹄,將瀅妃雲綴兒的喜脈,誤診成了血虧之脈象。若不是事後,從當時在冷宮中侍奉綴兒的宮女玉兒的口中得知綴兒懷有身孕的訊息,赫連瀛徹恐怕一生都會被矇在鼓裡,對此一無所知。
也是從那時開始,赫連瀛徹開始派人暗中調查姜太醫的底細,得知了姜太醫是太后賀蘭嫣接進宮中,一手重用提拔起來的之後,赫連瀛徹才聯想到姜太醫與太后賀蘭嫣之間非同一般的關係。
介於姜太醫與太后賀蘭嫣走動密切,又曾經頗有淵源,赫連瀛徹不得不對極有可能是太后安插在宮中的親信姜太醫有所提防。
然而這一次,御戎衛營營內餘靈均感染上了天花之事,驚動了遠在宮中的太后賀蘭嫣。賀蘭嫣派徵北大將軍寧啟一次勸說不成,又突然畫風突變,直接派姜太醫等宮中御醫前來援助診療,不得不引起赫連瀛徹的警覺和懷疑。
尤其是赫連瀛徹得知營內唯有公良綴兒感染上了天花之後,更是覺得事件的發展,印證了赫連瀛徹之前的想法和猜測。所以今日,赫連瀛徹才會當著所有御醫的面啟聲,旁敲側擊的質問姜太醫。因為赫連瀛徹根本不能完全聽信姜太醫之言,他需要那些與姜太醫利益不相關的其他宮廷御醫的佐證,來證實姜太醫對公良綴兒的診斷無誤。
在場除姜太醫之外六名御醫的眾口一詞,皆認定公良綴兒感染上了天花。讓赫連瀛徹倍感意外。
按照之前赫連瀛徹的猜測,赫連瀛徹認為以姜太醫的醫術,完全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人之生死,全在姜太醫的一念之間。即便公良綴兒之前因為照料餘靈均,為了預防天花的緣故,戴上了面紗遮面,仍不能保證姜太醫沒有根據公良綴兒的身形聲音猜測出公良綴兒的真實身份,而暗中下手,故意讓公良綴兒感染上天花,甚至是下毒,讓公良綴兒出現類似天花的症狀,混淆視聽,從而藉機除掉公良綴兒這個太后賀蘭嫣的心腹大患。
想到這些,赫連瀛徹就不得不多做打算。赫連瀛徹並非是暴虐之人,卻為了防止姜太醫暗中使詐,為了保全公良綴兒的性命無憂,只得逼迫姜太醫等人,立下生死狀,務必醫治好公良綴兒的病,否則就讓姜太醫等人給公良綴兒殉葬。
其他六名御醫不解赫連瀛徹的用意,只當赫連瀛徹將公良二公子看得十分重要,甚至以為赫連瀛徹因為惜才,這才一反常態,言辭過激了起來。唯有心中有鬼的姜太醫立馬聽出了赫連瀛徹的用意。
不過,姜太醫認準了自己在這幾位御醫中資歷最老,醫術最為高明,赫連瀛徹就算懷疑到他,也沒有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是姜太醫有意迫害了公良綴兒,致使公良綴兒突患疑似天花的怪病。
赫連瀛徹的猜測並沒有冤枉了姜太醫。
一心想為太后賀蘭嫣掃清障礙,去除眼中釘的姜太醫自從懷疑起公良綴兒的身份之後,便一心謀劃,意圖讓公良綴兒也感染上天花。
然事與願違。餘靈均康復之後,被隔離觀察的公良綴兒因為之前的預防得當,一切正常,根本沒有出現任何疑似感染天花的症狀。姜太醫情急之下,只得暗中給公良綴兒下毒,使公良綴兒出現紅疹高燒的跡象,讓所有人都誤認為,公良綴兒在照顧餘靈均的過程中,被餘靈均傳染上了天花。
而姜太醫給公良綴兒下的毒,劑量雖不大,卻有著能讓人慢性致死的效用。
如今,赫連瀛徹逼迫姜太醫等御醫簽訂生死狀,無非是要用他們的性命威脅姜太醫等人,務必確保公良綴兒的安全。
與其他御醫的猶豫躊躇不同,姜太醫為了撇清嫌疑,第一個自告奮勇,應赫連瀛徹之言,立下生死狀,許諾若不能醫治好公良綴兒的病,甘願接受皇上處罰。
在姜太醫的帶頭作用下,其他六名御醫也心不甘情不願,忐忐忑忑的立下了生死狀。將他們的身家性命,寄託在了公良綴兒身上。唯有救活公良綴兒,他們才有生的可能。。
即便如此,赫連瀛徹還是心有顧慮。他不能將公良綴兒的身家性命,交付給連赫連瀛徹自己都無法信任的姜太醫等人。更何況,姜太醫認識綴兒,萬一在此期間,姜太醫掌握了公良綴兒就是之前在冷宮中突然暴斃的瀅妃雲綴兒的話,那麼即使公良綴兒痊癒,也難逃欺君的罪名。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