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耀垂眸,道:“哪裡是什麼文武全才。無非是養病的這幾年時光裡,多讀了幾本兵書,多看了幾本武學秘籍,紙上談兵罷了。”
紋兒深知公良耀太過自謙,忍不住插言為公良耀辯解道:“我家小侯爺自幼讀書過目不忘,熟讀兵法,對各大門派的武學也是倒背如流,如數家珍。要不是我家小侯爺現在還在養病,就憑小侯爺的才學,一準能拿下武狀元,報效國家!”
公良耀柔聲笑道:“別聽紋兒胡說,我這三腳貓的本事,別說是武狀元,就是榜眼、探花也難以企及。”
公良耀說著,不覺又咳嗽了幾聲。
正巧書童竹幽過來,見公良耀身體不適,勸慰道:“小侯爺體弱,不能在院中久待,還請小侯爺和綴兒姑娘到裡間說話吧。”
雲綴兒婉辭,道:“你快扶小侯爺到房裡休息吧。我也出來有些時候了,也該回去服藥了,就不打擾了。改天等小侯爺身體好些,我再過來看望。”
雲綴兒別了公良耀,同紋兒出了東廂房,回了自己下榻之處。
自從見到了小侯爺公良耀,雲綴兒心中便有了一個心結。雲綴兒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同齡陌生人,雲綴兒甚至開始懷疑,救下自己的人,為何要將自己千里迢迢地送到平西侯府,自己又為何與小侯爺公良耀有如此淵源。
雲綴兒在苦苦地尋找答案。
而另一面,才識過人的小侯爺公良耀雖然身體弱不禁風,一直抱恙,但是心智卻在眾人之上。早就懷疑邵氏並非是自己生母的公良耀,開始猜測,與自己擁有同一張臉的雲綴兒是否就是自己孿生姐妹。公良耀的疑惑,終於在他多番打聽雲綴兒生辰和身世後,驗證了答案。
公良耀隱約覺得,雲綴兒此時被送進侯府,看似意外的無心之舉,實則是有人早就知道綴兒的真實身世,故意將綴兒送進侯府,甚至是別有用心。
公良耀心中有一絲不安的感覺,他隱約嗅到了侯府即將來臨的危機。
正當雲綴兒在心中打著啞謎的時候,女管家阿四奉平西侯之命,將雲綴兒的身世和盤托出。
毫無防備的雲綴兒,面對自己十七年來的身世之謎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卻沒有一絲絲喜悅。
十七年來的身不由已,孤苦飄零,雲綴兒只覺得自己是宅鬥宮斗的犧牲品,沒有選擇的權力,一切都由不得自己。就連事實的真相也來的這般突兀。
然而,綴兒畢竟是平西侯公良奧的女兒,這張與公良耀一模一樣的臉,便是最好的證明。即使,雲綴兒一時間接受不了,也無法更改和割捨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
公良奧將自己的顧慮訴與綴兒聽,他想對外聲稱自己收了雲綴兒為義女,讓雲綴兒改回公良家的姓氏,認祖歸宗。
但擔心自己的處境會給平西侯府帶來麻煩的綴兒卻否決了公良奧的提議。善良的綴兒覺得只有她與侯府中的人保持距離,早日離開平西侯府,才能不至於拖累自己的父親和哥哥,才不至於給侯府上下幾十口招來麻煩。
此時的綴兒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早日養好身體,早日離開侯府。
豈料,事情遠遠沒有綴兒預想的那般順利。在侯府休養了一個多月的綴兒原本打算再過兩日,就找個理由,離開侯府。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公良耀病發,臥床不起。
公良耀的舊疾復發,打亂了綴兒離府的計劃。擔心哥哥的綴兒不得不暫時留下來照顧。
然而兩天後,平西侯公良耀竟然接到了當今聖上赫連瀛徹下發的聖旨,皇上特邀諸位王侯之子遷移帝城生活。
聖旨上說是皇帝要著力培養各個王侯子孫,留用人才儲備。但平西侯公良奧心中明鏡,皇上這是為了牽制日益壯大各諸侯的勢力,扣押各王侯之子留在帝城做質子。
“耀兒如今身體抱恙,臥床不起,怎能經得起長途跋涉的路途顛簸,更何況你我就這一個兒子,耀兒萬一有什麼閃失,你可要我怎麼活?!”
接到聖旨後的邵氏早已哭成了淚人。
“胡鬧!這是皇上的意思,誰敢不從?!難道你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忤逆聖意不成?!”平西侯公良奧雖心有不忍,有別無他法。
公良奧知道,這道聖旨,是皇帝赫連瀛徹對手握重兵的自己的考驗,如有不從,赫連瀛徹就會藉此機會,判自己一個抗旨不從的罪名,弄不好,就會滿門抄斬。
邵氏何嘗不知道,聖意難為。但公良耀是她親手帶大,邵氏雖然膝下無子,卻對公良耀視如己出,她怎能眼睜睜地看著被自己捧在手心裡的公良耀就這樣接了聖旨,背井離鄉,到天子腳下做了質子。但凡有一線希望,邵氏決不允許看到公良耀受到一丁點傷害。
邵氏哭哭啼啼,執意不從,非逼著公良奧想法子,只要能保住公良耀不去帝城做質子,邵氏什麼都願意嘗試。
公良奧的眉頭緊蹙,在正廳中來回踱步,看著梨花帶雨的邵氏連連嘆氣,道:“你當我願意將自己的兒子送去當質子嗎?可是,我們現如今除了從命,還有什麼辦法?!”
邵氏哭泣道:“你就說,耀兒病了,經不起折騰,請皇上網開一面,讓耀兒留在平西侯府,我想皇上一定會體諒的!”
公良奧一甩手,道:“婦人之仁!若照你的法子,豈不是挑明瞭皇上的用意,這時與皇上戳破臉,陪送的可就不是耀兒一人了,弄不好平西侯府上下都要為此搭上性命!”
正當公良奧萬念俱灰之時,邵氏恍然想起一個人來,壯著膽子說道:“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或許她能解燃眉之急,保住耀兒!”
“誰?!”公良奧急切地問道。
“綴兒!”邵氏回答。
公良奧一聽到“綴兒”二字,隨即否決道:“綴兒孤苦伶仃,漂泊在外十七年,好不容易回到家,你卻又要打起她的主意來,你!你是何居心?!”。
邵氏委屈道:“我自知對綴兒這孩子有愧,但是現如今能救耀兒的,就只有綴兒了!綴兒與耀兒是孿生兄妹,生得又十分相像,若是讓綴兒代替耀兒到帝城做質子,一來可以保住身體孱弱的耀兒,二來,就算有朝一日,綴兒的身份曝光,皇上也會看在綴兒曾入宮服侍過皇上一場,而顧念昔日共枕的情面,饒過綴兒,放過平西侯府的!”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