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仁抬眼望去,正是樊梨花。
“壽春城高,難以攀登,城牆又厚,極其難破,不如先破其城門。城門雖厚重,但是我等只要用火攻,用火矢不斷射向城門,城門乃是木質,雖不能驟毀,但是長此以往,城門必然會逐漸被火所燻燒燬壞,到時再用攻城木撞擊,破門不難矣!”
樊梨花說完,吳立仁想了想,覺得十分可行,不由得喜上眉梢,起身說道:“梨花此計甚妙!甚妙,諸公以為如何?”
“確實妙計!如此則壽春破城有望矣!恭喜主公”
張武起身向樊梨花抱拳說道。
接下來幾天,吳立仁便令許多弓箭手多備火矢,在弓箭的箭支上塗上火油,每天千人隊伍,以百人為一組,分別向壽春西門射去上千支火箭。壽春城中守將連忙向袁胤報告了這個情況,起初袁胤並不是很在意,可是後來聽說其餘東門郭侃也採用這種方式攻擊城門,而且西門經過幾天的火矢攻擊,有些部位都已經焦黑,城門已經開始逐漸出現了裂縫,袁胤這才著急起來。
但是他卻不知該如何應對,袁胤急忙進宮,將此事報與袁術,袁術聽聞後,想了片刻道:“此事有何難辦?你先去抽調百人,在城門之後建上土牆,於城牆齊高,到時即便城門盡毀,那敵人也攻不進來。”
袁術說完,袁胤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雖然袁術說的很輕巧,可是他這種做法,無疑是宣佈壽春城所有人都將永遠無法離開,到最後要麼戰死,要麼餓死在這壽春。
袁胤半晌沒有說話,袁術笑了笑道:“大司馬,有什麼問題嗎?莫非你怕死還是說早已想好了投降吳銘小兒了?”
袁胤連忙跪下解釋道:“臣不敢!臣與吳銘不共戴天,只是恐怕陛下如此做,定然會讓百姓將士離心離德,如此,恐怕大勢便去了。”
“你認為如果我不這樣做,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嗎?”袁術神色一變,眼神一冷,盯著袁胤,繼續說道:“這壽春是我的,壽春的一切都是我的,我若滅亡,你們都休想好過。要麼和我一起打退敵軍,壽春就是我們的樂土若是不能抵擋住敵軍,那麼這壽春就是我們的墓地,誰也別想逃掉。”
袁術此刻好像瘋了一般,歇斯底里地衝著袁胤吼著,袁胤不停磕頭請罪道:“臣自當盡心盡力,打退敵軍,請陛下勿憂,請陛下恕罪!”
“就按朕之言去做,若是有人不聽命令,趁機滋生事端,就地處決,一定要做到殺一儆百,亂世當用重典,大司馬千萬得記住。”
袁胤連忙應承下來,便唯唯退了出去。
走出朝堂,袁胤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這次他有史以來第一次對袁術這個皇帝感覺到恐懼,那是何等的一種瘋狂,竟然要這壽春城全城的百姓與他一起陪葬。
可是他也卻只能聽令行事,畢竟袁術現在還是皇帝,憑那壽春城中的四萬禁軍只聽袁術一人的命令。
袁胤將袁術的命令傳達出去後,許多將士都紛紛驚恐萬分,有人更是直接叫嚷著不願意執行命令,要撂挑子不幹了。當袁胤令梁師泰領人殺了近百個領頭鬧事的人之後,剩下的人再也不敢說半個不字,乖乖地去挑土擔水,在緊貼城門之後開始建起土牆。沒過幾日,一處高大的土牆便拔地而起,和一旁的城牆幾乎並立。
壽春城的將士和百姓盡皆敢怒不敢言,袁術的這一做法,讓壽春所有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層死亡的陰影,再也看不到希望和明天。袁術又下令,任何人不得討論此事,如有違抗者,株連九族。
當吳軍發現壽春城門此時已經搖搖欲墜之時,大喜過望,連忙去報告吳立仁。吳立仁當機立斷,下令大軍全體進攻,讓將士使用攻城圓木直接撞擊壽春大門。
當吳軍頂著城牆之上袁軍的箭矢撞開了壽春的西城門之後,接下來的景象讓他們徹底傻眼了。
只見在破敗的城門之後,一堵高大的城牆立在眾將士眼前,眾人此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進不能進,退也沒有命令。當吳立仁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下令大軍撤退,避免更大的傷亡。
這次失敗,讓吳立仁大軍上下又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盡皆垂頭喪氣,毫無精神。吳立仁接著再次召集眾將,再次商議破城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