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挽珍不甘心。
這個年代的姑娘思想都比較傳統,嫁一個人就是想跟他過一輩子的。
村裡人說閑話。
說陳州拋下他們母子跑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還有人背後嘲笑她們娘倆被陳州拋棄了。
得虧了王挽珍根本就不是那種柔弱的女孩子,她從小力氣大,身體壯實,跟小牛犢一樣,掙工分的時候都能跟成年男人一樣拿滿工分。
就這麼一位“女壯士”哪裡能懼怕一點風言風語?
只是陳州跟自己辦了酒席,考上了大學後卻失去了蹤跡,這總不是個事,以後等孩子長大了問起爸爸,她怎麼跟孩子交代?
王挽珍知道陳州嫌棄自己。
她長得不夠漂亮,也不溫柔,說話的聲音還粗,跟男人一樣。
要不是看自己力氣大能幹活,他未必願意娶自己。
可當時自己頭腦一熱就嫁了,孩子都有了還說這些就沒意思了。
所以她想好,這次過來,就是找陳州問個明白的。
她爸是大隊長,雖然現在大隊解散了,他也是村長,手裡有點小權力。
她讓她爸託關系,找當初給陳州送錄取通知書的郵差,問到了錄取陳州的大學。
那個時候考上大學的都是少數。
他們大隊總共就兩個,一個陳州,還有一位長相醜陋的女知青。
所以郵差的印象非常深刻。
王挽珍就這麼找上門來了。
如果陳州當真是要拋妻棄子,跟她們母子倆斷絕關系,那她也就死心了,回去後再找個男人搭夥過日子,把孩子養大,或許再給後來的男人生個孩子,後半輩子也就過了。
總之一定要問個明白。
如果陳州還要她們母子倆,那她就帶著孩子過來。
哪怕生活苦一點,一家人在一起,日子也總會好起來的。
陳州跟她在一起的時候也曾提過自己的父母,公婆都是雙職工,王挽珍沒指望公婆能給自己帶孩子。
她可以一邊帶孩子一邊打零工。
夏可晴聽了王挽珍的話,心裡對她又是敬佩又是心疼。
這個時代的女性大多都是堅韌的。
王挽珍是個好女人,只可惜沒遇到一個好男人。
還遇到了個渣男。
望著王挽珍一臉殷切的樣子,她都不忍心說話了。
肖玉性子直,“那他跟你怎麼說的?願意讓你跟孩子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