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三個哥哥……他們都有了嫂子,也靠不上。
大哥二哥都有孩子,就算他們幫了忙,她好意思跟侄子侄女們搶嗎?好意思跟剛進門的三嫂搶嗎?
也就是說,這次三嫂是肯定要吃一隻的,剩下的那一隻才是自己能搶的。
至於為什麼不把雞腿切成碎片,那是因為全家人一致覺得,雞腿如果不完整,那還是雞腿嗎?
沈蘭鬱悶的挑了挑碗裡的面條,又被沈母呵斥了,“不吃你就別吃!”
沈蘭撇了撇嘴,“我也沒說不吃。”
她挑了一下,忽然發現了埋在碗底的雞翅根還有雞翅膀,沈蘭看了看親娘,勉強舒坦了。
吃不上大雞腿,有雞翅根還有雞翅膀,那也還行。
沈家是難過來的,所以不管是夫妻關系還是親子關系都十分密切。
這就是沈母的偉大之處了。
窮,但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以身作則,苦中作樂,把親子關系維系得相當不錯。
就像沒吃到雞腿,沈蘭就直接嚷嚷出來了。
這要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她是絕對不會直白的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的。
夏可晴聽見小姑子這麼說,有些不好意思地啃著碗裡的大雞腿。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大雞腿那味道真的不一樣。
雞肉鮮嫩多汁彈牙,還有一股獨屬於雞肉的醇香味。
這種味道是後世香精怎麼都調不出來的。
真香!
面條也很有嚼勁。
夏母不擅長做手擀麵,她擀的面條又軟又爛,稍稍在熱湯裡面浸一會兒就變成了麵糊糊。
這口感,別提多奇怪了。
就因為這,原主很不喜歡吃手擀麵,她更喜歡硬一點的面條。
不過在這個年代,人是沒有資格挑剔食物的,有的吃,吃得飽都算不錯了。
所以哪怕是夏母也不知道原主不喜歡吃麵條。
夏可晴同樣不喜歡軟爛的面條,她的口感也偏向勁道。
得知沈母做的是手擀麵,夏可晴就做好了給面子的準備。
誰知道同樣是手擀麵,區別竟然會這麼大!
夏可晴瞬間明白了,不是這個年代的人都愛吃軟面,實在是夏母不擅長做手擀麵。
但一天三餐作為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總不能頓頓喝粥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