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朵理解知一,自己選擇在流霞海做海王,也是不想認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必要勸知一回陸地,之後她再不提戰事。
知一繼續過悠哉日子,安享小小的平和。
陸地上戰火紛飛,赤烈焰率焰火軍趕往樂平城。
崑崙軍既佔領昭城,樂平城必然空虛,赤烈焰打樂平城,是一招進退皆可之計。
進可以壓迫崑崙,逼迫崑崙軍回防,退可以攻下城,左右不吃虧。
成然見焰火軍攻城,欲寫信通知天山,讓他們派兵阻止,被煥新攔住。
“樂平城是我們從天山手裡搶回,你讓他們去,豈不等於還城?眼下到處開戰,布業蕭條,我們崑崙仰仗草藥活,沒了樂平城,崑崙可怎麼維持?”
“我們得以大局出發。”
“什麼大局,天山才不理會,想我們之前救他們,他們轉身就攻打我們,他們有什麼大局,依我看,調崑崙軍回去,守樂平城要緊。”
煥新從崑崙自身角度考慮,是正確,但成然清楚,一旦崑崙軍走,焰火軍就會回頭攻昭城。
失去昭城,三脈圍剿焰之領域的計劃就受阻了。
赤烈焰這招進退皆可,將崑崙逼入兩難的地步。
成然沉默,煥新道,“沒什麼好想的,保全自己更重要。”
煥新堅持,成然只得讓步,“你帶一部分崑崙軍去樂平城,我寫信給天山,讓他們來昭城。”
成然轉眼便想出個兩全之策,煥新點頭,領一半崑崙軍回樂平城。
龍居上收信後,將信中內容轉訴龍氏人。
龍氏長者冷哼,“成然這小子,嘴上說什麼大局,見焰火軍攻他自己的地盤馬上就亂了。”
“焰火軍逼近樂平城,他應該叫我們去守樂平啊。”
“他又不傻,我們守住樂平城,樂平便迴歸我們手中,他哪裡肯,崑崙現在全仰仗樂平呢。”
“照我看,我們別去昭城了,讓他被圍,丟了昭城,看他有什麼臉面見我們。”
龍居上搖頭,“昭城事關圍剿焰之領域,我們不可意氣用事。”
華辰附和,“此次是三脈聯合,我們若不配合,會讓人笑話肚量小,崑崙不仁,我們不能不義。”
龍氏長者說道,“那派我們龍氏的人去,守住了昭城,昭城就得是我們的,他崑崙可別想霸佔。”
聽到這個理由,龍氏其他人才首肯出兵。
龍居上命龍嘉上領兩萬軍趕去支援昭城。
探子將訊息報給赤烈焰,旁邊親衛兵隊長伯隆暗想要經歷一番苦戰,不禁嘆息,赤烈焰聽聞,問他:“為何嘆氣?”
“天山軍到,必與崑崙合攻我們,卑職想到要歷經苦戰,故而嘆氣。”
赤烈焰哼了聲,“他們想內外合圍,本王才不會給他們機會。你帶五百人埋伏在通鹽道,見天山軍後襲之。”
通鹽道兩側地勢利於偷襲,只要天山軍進入,必死傷大半。
焰火軍在半道上截殺天山軍,便解了合圍之憂,然而士兵眉頭依舊聚一塊,“之前崑崙軍曾埋伏在通鹽道,天山軍恐怕有所防備。”
“帶兵之人是龍嘉上,他毫無作戰經驗,雖然有蒼耳在側提點,但他不會聽的。你且去埋伏,倘若他們發現也無妨,本王另有安排。”
伯隆出,依計埋伏在通鹽道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