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還真不錯!呵呵呵,呵呵呵!”邵興旺誇獎了一句。
“這是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李振山說。
“革命,還樂觀?啥年代了,還興這個?”胡力爭在心裡嘀咕了一句,用一種不屑的眼神望著眼前的這群人。
“領導,您不是要讓咱們老師開荒種田吧?”侯文榮說。
“猜對了。”邵興旺回答。
“那想吃個牛羊肉,還得上山放牧去?”
“呵呵呵,呵呵呵!”
李振山的一句話把在場所有人逗笑了。
“我家本身就是菜農。從小我父母種菜,現在還在種菜,可以說,我們家的經濟收入,全靠父母種菜。後來,我結婚了。和我妻子荷花在鄉下種了三年菜,還養了兩年的雞。我是一個真正的農民。我說這個的意思,當然不是鼓勵大家去當個農民。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背靠著大青山,幾十畝地大的操場,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好好利用起來。”
“這還不是種菜養牛當農民嗎?”衛華老師說。
“沒那麼複雜,大家也不要悲觀。在前面的那片山坡上,我們用鐵網圍一圈,買些公雞苗,放到裡面。散養上百十隻公雞。四個月後,就長大了,想吃雞肉。隨便吃。燉著滷著燒著烤著炸著,隨便,而且全都是柴雞,味道好,營養價值還高。”邵興旺說。
“誰有時間去喂這些雞?”胡力爭說。
“散養在山坡上的雞,還怕沒吃的嗎?到處都是青草,到處都是蟲子,廚房每天不是會有一些剩餘的爛菜葉嗎?丟到裡面即可。”邵興旺說。
“然後,給每個班級,在操場的角落裡,畫一片菜地,讓孩子去種菜,既是一種勞動教育,又能收穫大量的蔬菜,何樂而不為呢?而且,完全不佔用孩子們的學習時間。我相信,不用老師動員,孩子們保準喜歡這項寓教於樂的種菜收菜活動。”
“太好了。這主意太好了!”馬河山說。
“牛羊太大,咱就不養了,豬太髒了,咱也不養了。想吃這些肉,完全可以用節省下來的菜錢去買。至於魚,咱們以後不用到縣城的菜市場去買,路太遠,價錢貴。前面村子張棕建不是承包有魚塘嗎?我想他怎麼都會給咱一個批發價吧!”
“他還養鴨,天天在家填鴨催肥。”侯文榮說。
“你的意思是,讓校長給咱整幾隻鴨子,讓咱們師傅給咱做頓‘北京烤鴨’!”胡力爭開玩笑說。
“這有何不可?想吃烤鴨,咱們就烤鴨!”邵興旺高興地說。
“哈哈哈,哈哈哈!”
“哎!領導,來學校三個禮拜了。天天站在這大青山下看青山,你啥時候帶著咱們全校老師一起去爬爬這山。這山多美?”胡力爭建議道。
“這個主意好!”白亞亞說。
“對,這個主意好!”馬河山也說。
大家一頓誇獎,胡力爭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一見的自豪。
“老子也是個有用之人!”胡力爭心想。
“大家說什麼時候去?”邵興旺問。
“明天,明天剛好是週六。咱們去爬山,順便在山上野炊一次,怎麼樣?”喬美娥老師顯得非常激動。
“就按喬大姐說的辦,散會!”邵興旺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