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荷經不起丈夫邵興旺長達半年的軟磨硬泡。
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其實,邵興旺的思想,也前後波動,反覆多次。
但他還是覺得:與其在城市這樣按部就班,還不如選擇第二次創業。
中國教育呈現出兩頭分化的局面。
城市家庭普遍重視教育,孩子從小就上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負擔過重,需要減負。
鄉下人剛好相反,普遍不重視教育,導致許多孩子的學習負擔不是重了,而且太輕鬆了。恰恰需要增加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
這就像給孩子吃飯一樣,吃得太多,會發胖,增加脾胃負擔,吃得太少,會營養不良,智力發育遲緩。
中國教育的困局在鄉村,不破解鄉村教育的難題,不提高鄉村孩子的教育教學質量,就談不上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
回到新灃縣,為家鄉教育事業,為鄉下孩子的未來,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邵興旺心想,和城市孩子相比,鄉下孩子尤其是山區孩子,更渴望用知識改變人生命運。
妻子趙雨荷並不完全同意邵興旺的決定,但他理解自己的丈夫,理解狗子哥的選擇。
邵興旺對教育,有著自己的理解,更多的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教育情懷在驅使著他,必須去做這樣的選擇。這是唯一選擇,沒有之二。
與天底下多數女人一樣,趙雨荷在教育問題上,首先考慮的還是自己的兩個孩子。
“是呀!山區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我的兩個寶貝的教育更重要。你不能耕了別人家的田,慌了自己家的地。”面對邵興旺的再一次商量,趙雨荷說道。
“哎!”邵興旺嘆了口氣。
“嘆什麼氣?”趙雨荷問。
“鄉下的老人們常講,跟著當官的當娘子,跟著殺豬的翻腸子。”邵興旺感慨道。
“你說我是你的娘子呢,還是你的腸子呢?”趙雨荷問。
“你是我的小娘子,卻天天為我翻腸子。”邵興旺的一句話,把坐在沙發的妻子逗笑了。
看到妻子笑了,邵興旺把說了上百次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回新灃,一定會做出更大的成績。和城市相比,那裡的孩子更需要我。”
趙雨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邵興旺一聽妻子趙雨荷這麼說,激動地說:“花兒,你同意啦?”
趙雨荷說:“不同意又有什麼辦法?”
“真的,你同意了,太好了,太好了!”邵興旺高興地從餐桌旁的座椅上站起來,一下撲到沙發上,抱著趙雨荷的腦袋,在妻子粉粉的臉頰上瘋狂地親吻起來。
“嗯啊……嗯啊……嗯啊……”
邵興旺的嘴唇雨點般滴落在妻子的臉上額頭上。
“狗子哥,口水抹了我一臉。”趙雨荷說完,用手擦了一下臉。
邵興旺轉過身,發現倆孩子不知什麼時候站在書房門口,望著夫妻倆人。
趙雨荷的臉“騰”一下紅了,趕緊用手去捋額前凌亂的頭髮。
“媽媽,爸爸,你們幹啥呢?”兒子邵謙誠不解地問。
女兒霍藝德不假思索地回答:“親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