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位於山西省運城永濟市蒲州鎮西廂村一個叫峨嵋的土塬上。
進門後,博學多才的邵興旺老師,又給眾人當起了免費導遊。
邵興旺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起:“該寺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普救寺之名,來源於五代。”
“你怎麼知道?”趙雨荷問。
“門口發的宣傳彩頁上寫的。”邵興旺回答。
眾人鬨笑。邵興旺繼續講:“傳說五代時,河東節度使作亂,後漢朝劉知遠派郭威去討伐,圍蒲州年餘,百姓苦甚。”
“你看一眼就記住了?”線團問。
“這麼精彩的故事,還需要背誦嗎?”邵興旺回答。
“厲害!”線團豎起大拇指。
“牛掰!”高蘭婷誇獎道。
“狗子哥從小就是學霸,荷花,我說的對嗎?”線團問趙雨荷,趙雨荷抿嘴微笑。
邵興旺繼續講:“郭威召寺僧問策,僧曰:將軍發善心,城即克矣!。郭威當即折箭為誓,翌日破城,滿城百姓得救,從此更名普救寺。”
霍前程打斷說:“我記得這是一座充滿著浪漫愛情故事的寺院。”
“沒錯,這是中國唯一一座與愛情有關的佛教寺院。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邵興旺說,“紅娘,這個美麗而幸福的人,千百年來,成全了不知多少痴男怨女,和如今的媒婆一詞相比,媒婆醜陋且庸俗。”
眾人笑。
邵興旺接著講:“人世間,一旦庸俗戰勝了美好,都將是文明的退步,那怕小得如一個詞語。作家周國平說,世上婚配,形形色色,真正基於愛情的結合並不多,因而彌足珍貴,也令人千古頌揚。牛郎與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張生與崔鶯鶯,令人唏噓,也令人羨慕。”
“講得好!講得好!”眾人皆拍手稱讚,連旁邊的散客也跟著邵興旺移步換景。
突然,戴著紅袖章的景區管理員,大步流星地走過來,說:“喂,喂,喂,你是哪裡的導遊,你的證件拿出來我看看?”
“我不是導遊。”邵興旺趕緊解釋。
“不是導遊,你做什麼講解?不是導遊,你帶這麼大的團幹什麼?”管理員繼續質問。
“我真不是導遊,我是遊客。”邵興旺趕緊解釋。
“像你這樣不交管理費,偷偷帶客的野導遊,我見得多了。我們這兒,每天我都能逮住一兩個。小夥子,你很不幸,今天被我逮住了。走,跟我去辦公室交罰款。”說完,這戴著紅袖章的景區管理員,就來拉邵興旺的胳膊。
“哎,哎,哎,你幹什麼?我們都是遊客,狗子哥也是遊客,我們是一起的,買票進來的。”線團著急地說。
其他遊客也開始幫著說話:“這位先生也是遊客,人家知識多,給自己一同來遊玩的朋友講講這寺廟的故事,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就是,就是。”
“我們可以證明,人家是遊客,不是導遊。”
“老先生,你看,這是我買的票。”邵興旺從口袋裡掏出了他買的票給管理員看。
管理員看了一下,說:“還真是。那你講得好啊,吸引了這麼多人,比我們景區的專業導遊還講的好。”
“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都笑了起來。
經人這麼一誇獎,邵興旺更來了精神。字正腔圓,繼續講解:“大家請看,這座寺院建築佈局為,上中下三層臺,規模恢宏,別具一格。”
大家繼續朝裡走。
邵興旺繼續講到:“大家眼前的這些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託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俊逸之感。”
“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比如說,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
“狗子哥,你咋那麼有才!”線團忍不住誇獎了一句。
“就是的,今天才見識到了,邵主任是個大才子!”袁方圓老婆也跟著誇獎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