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處理了廚師罷工,又及時遏制了浪費糧食,邵興旺加強管理後,學校的後勤工作有了大的提升。
很久沒有這樣的好心情,下週五就是清明節,邵興旺打算帶老婆孩子一起放鬆一下。
《曆書》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
是呀!清明清明,萬物氣清景明,仲春與暮春相交之時,是陽光逐漸慷慨,霧霾逐漸退卻的日子。
人們扶老攜幼,掃墓祭祖,以表懷念之情,藉機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
帶老婆和孩子一起踏青,去哪裡好呢?邵興旺想。
假期一到,遊人如織。景區“A”字母越多,遊人越多。踏青賞春,首選還是郊外。
郊外,郊外,去哪裡呢?
思來想去,邵興旺忽然就想到了潼關。
提到潼關,邵興旺首先想到的是張養浩的《潼關懷古》,不覺吟誦起來: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又想起譚嗣同的七絕《潼關》,便在心中默唸: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旅遊包含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邵興旺想到了潼關當地的美食——“肉夾饃”,不覺嘴角吸溜了一下口水。
肉夾饃為關中平原地區一大風味小吃,又細分多個品種。
老潼關肉夾饃與其它肉夾饃的區別,主要在於燒餅的不同。
這燒餅製作方法獨特,用精製麵粉加溫水、鹼面和豬油攪拌,和成麵糰,搓成條,捲成餅,在特別的烤爐內烤制,待花色均勻,餅泛黃色時取出。剛出爐的千層燒餅裡邊是一層層的,皮薄鬆脆,像油酥餅。咬一口,掉渣燙嘴,口感極佳。
最傳統的吃法,一定要用剛出爐的熱燒餅夾上煮好的冷肉,俗稱:熱饃夾涼肉。
獨特的滷肉方法,將五花肉放在裝有特製的配方和調料的滷鍋內浸泡和燉煮,肉質細膩,芳香撲鼻。肉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吃起來鹹香適口,回味深長。
關中產麥子,秦人好面世,邵興旺對肉夾饃,羊肉泡饃、水盆羊肉等秦人小吃,從小喜好,百吃不厭。
邵興旺出生在大秦省,生長在關中地,工作在秦都市,乘火車,坐汽車,進進出出潼關多次,卻總是匆匆而過,抬頭瞅一眼窗外風景,心中念兩句潼關詩句,便把潼關打發身後,也給自己留下了諸多遺憾。
清明之節當日,邵興旺約了高蘭婷、線團一家、袁方圓一家,一起駕車前往潼關,踏上了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和中國大多數的縣城一樣,這裡已被大城市,比如說秦都市吸走了大量的年輕人。人少,車也少,縣城的街道就顯得寬敞明亮,寂寞蕭條。
沿街商鋪雖鱗次櫛比,但極冷清。除了幾個“肉夾饃”還開著門,多數店鋪都有“鐵將軍”把守,不知停業了多久,也許像一些毫無特色的麵館一樣,開業的當天就宣佈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