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夏正式跟蒼崎橙子開始學習魔術和人偶製造術了。
當然,因為現在的陳安夏都是零基礎,所以需要從頭學習,也幸好蒼崎橙子本身就是冠位魔術師,基礎知識無比的紮實,教起陳安夏來絲毫不費勁,更不用說陳安夏學的也快。
“在這個時代中,用奇蹟的手法實現的現象,就結果而言科技也能做到,那就叫魔術,將魔術或科學技術不可能實現的事象實現,魔術師們稱之為魔法。
“也就是說,當一個事象只要花費時間和資金就能實現時,即使它如何困難都不會被當做魔法,所以像我就只能成為魔術師,而不能成為魔法使。”
“在以前人類的文明尚處於幼年的時期,所有的魔術都是魔法,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現代科技能做到的事越來越多,而相對地魔法就減少了。”
“以至於現在殘留在現代的魔法的數量非常稀少,變成只有僅僅的五個,這五大法我不會,也無法教你,我能教你的只是魔術。”
蒼崎橙子說著吸了一口煙,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濁氣,再看到陳安夏沒有什麼反應之後,就繼續道“要學習魔術,我們就必須想知道幾個基本知識。”
說著,蒼崎橙子就在面前的一張紙上寫了起來。
而陳安夏則是默默的觀看著蒼崎橙子寫的內容,一邊輕聲念著“生命力、魔力、魔術迴路、屬性、魔術基盤、魔術式....”
只見蒼崎橙子洋洋灑灑的寫了十幾個關鍵詞,接著從第一個關鍵詞開始說起。
“這裡的生命力是廣義的並且跟魔術師的魔力是直接掛鉤的,其中又分為大源和小源兩種,小源是魔術師自身擁有的生命力,大源是充滿於外界的生命力,亦表現為星球的生命力、大氣的生命力等。”
“大源雖然跟小源幾乎同一性質,但和小源相比,有著相差懸殊的量,但是,魔術師一次能變換成魔力的大源的量受自身的魔術迴路所限制。”
“因此就算周圍有多少也無法無限地使用,還有,魔術師能夠持有的魔力量亦有著界限,所以也不能預先將大源變成魔力,再大量地存下來。”
“至於小源,因為是存在於內界的東西,沒有像大源那樣吸收的工序,容易操縱,許多魔術師使用小源來生成魔力。”
“但是過多使用小源,肯定會為身體帶來壞的影響,因此,魔術師平時就會一點點地生成魔力,蓄積於體內,此蓄積量有著個人差別,越優秀的魔術師越多。”
說著,就見蒼崎橙子指著接下來的幾個關鍵詞繼續解說著。
而陳安夏透過蒼崎橙子的系統解說,也大概瞭解了型月世界的魔術是怎麼回事。
上面提到了大源和小源可以轉換成為魔力,但是無論是哪種提取魔力的方法,都需要用到魔術迴路,它起到了運輸、轉換的作用,如果沒有魔術迴路,魔術師就沒有魔力可用。
至於魔術迴路數量的多寡,是天生的,不會多也不會少,所以魔術迴路的多寡決定了魔術師的資質上限。
第一代魔術師的魔術迴路很少,然後下一代多些,再下一代再多些,也因此,為了讓下一代擁有更好的魔術資質,魔術師會尋求血統好的配偶。
要知道魔術資質是一代又一代積累的成果,正統魔術師有著傳承久遠家族歷史,這不是一個人努力就能改變的
不僅僅如此,在這個世界想要使用魔術,還有一個非常必要的東西,那就是魔術基盤。
魔術基盤是魔術的基礎架構,事先以學問或宗教、文化、歷史等形式刻在世界上,相當於語言環境。
魔術師開發的魔術,是以已有的語言環境為基礎開發的,換了環境可能就無法行使了,至少也會效果下降。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日本的魔術基盤是用日語架構的語言環境,那麼你用華夏語在日本這裡發動魔術就很有可能會效果下降,甚至是失效。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說,實際上會比較複雜,還牽涉到了學派,比如華夏的道家陰陽五行學的理論就相當於是一種魔術基盤。
而一些特定型別的魔術是在特定基盤下執行的。
......
蒼崎橙子講解的很認真,陳安夏也聽的很認真。
在聽蒼崎橙子講解的過程中,陳安夏還一心二用,試驗著用蒼崎橙子教的方法,用體內的路徑,也即是屬於陳安夏的32條魔術迴路,去將存在於體內的小源轉換成魔力。
結果顯而易見,陳安夏很順利的就將生命力轉換成了魔力,並且沒有絲毫的凝滯感,蒼崎橙子在講解中說過的重重困難,陳安夏統統都沒有遇到過。
不僅僅如此,陳安夏在之後還試著將周圍的大源透過魔術迴路,轉換成自己的魔力,同樣的,陳安夏一點凝滯感都沒有感受到,反而是十分的順暢。
甚至陳安夏感覺,自己可以無限制的轉換周圍的大源,這也解答了陳安夏心中存在已久的一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