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泥於小節,敢於捨棄,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姜王忍痛做出了“捨棄”鎧鐵礦的割肉決定,向大魏國求助,庇佑姜國,楊名認為此舉十分明智,以鎧鐵礦來換取整個姜國的平安,孰輕孰重,一目瞭然,這筆買賣很值。
“大王敢於捨棄鎧鐵礦,將其送給魏國,割肉保命,大王當機立斷的魄力,真是令人敬佩啊。”楊名忍不住讚歎說道。
聞言,相國嚴灝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哈哈……大王的決策確實聖明,不過,也要感謝獻這條計策的人啊。”
而說到獻策的人,嚴灝的笑容瞬間消散,眼神之中忽然掠過一抹凝重之色,似乎這個獻策之人並不友善啊。
“哦,敢問這獻策之人是誰啊?”察覺到了嚴灝微妙的眼神變化,楊名謹慎的問道。
“是巫咸城的主人,安世策。”嚴灝語氣沉沉地說道,尤其是念叨“安世策”名字時,語氣格外沉重,三個字就像是釘釘子一般地念出。
“昨日,安世策派遣他的義女蘇步盈前來王宮,覲見大王,並向大王獻了這條計策,還說,只要大王以此計策行事,得到魏國之庇佑,可保姜國十年安然無憂。大王聽聞了安世策的計策之後,連夜召見了老夫和柳忱大將軍,權衡利弊之後,最終,大王採納了安世策的計策。”
“什麼,是安世策!”聽到這個名字,楊名面色瞬變,眼瞳之中充滿了無限的震驚。
怎麼會是他?這一次,榮國與梁國密謀的優學考試,暗中勾結姜子安發動不歸山的叛變,圖謀姜國,而整個陰謀的背後就是安世策為他們出謀劃策。
安世策先是幫助梁榮兩國一同謀害姜國,可以說,正是安世策害得姜國陷入了生死危難之際,而現在,安世策卻又裝作“好人”的樣子,雪中送炭,為姜國獻策。這就像是把人推進了深淵之中,然後又用繩子再把人拉上來,如此害人救人,簡直是耍人取樂!
安世策!這個老混蛋,他到底想要幹什麼啊?難道說他又有什麼陰謀?楊名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老夫此行出使魏國,真的得到了魏國的幫助,令姜國避免戰禍,那麼,安世策可以說是姜國的救命恩人了。”嚴灝語氣中帶著一種複雜的情緒,他深知安世策絕非是一個善人,此人性情捉摸不定,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雖然要感謝這一次他救了姜國,可是仍然還是要提防他。
慢慢地,楊名心中有點明白了,這就是安世策的作風吧,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生殺”大權的能力,“我既能殺得了你,也能救得了你。你是死,是活,皆在我的計策之中。”
生與死,都在其計策之內,這就是為什麼大陸諸國人人皆敬畏安世策的原因吧。
“嚴相國,我以茶帶酒,預祝您這次出使魏國,順利成功。”說著,柳忱舉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向嚴灝敬道。
“希望天佑姜國,平安度過此劫啊。”嚴灝拿起茶,祝願道。
一旁的柳千煜,嚴震東,還有楊名一同舉杯,齊聲禱告:“願天佑姜國。”
眾人又閒談了幾句後,時候有些晚了,嚴灝便向柳忱請辭,然後領著小兒子嚴震東離開了大將軍府。好早點回去,為明日的出使魏國做準備。
嚴灝走後,楊名也不再久留,這一趟將軍府之行,讓少年看到了希望,心中的擔憂也平定了許多,總算不虛此行。
“柳將軍,學生也告辭了。”楊名抬手向柳忱辭行,臨走前,他又特意看了一眼柳千煜,兩人目光對視,瞬間燃起了槍火,就像是兩把鋒利的劍相互碰撞。但是,楊名卻先隱下了鋒芒,他向柳千煜示好說道:“柳千煜,如今姜國正值危難之時,與國家重擔相比,你我之間的恩怨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何必要計較輸贏呢?”
但是柳千煜卻不領楊名的好意,他小臉冷漠,目光陰寒如槍,說道:“哼,楊名,算了吧,你我之間的恩怨可不止是小打小鬧,我跟你的仇可大了呢,你想跟我和解?除非你死了,只要你活著一天,你我就是敵人,一輩子的敵人。”
說完,柳千煜伸出手,便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冷冷說道:“你走吧,我今天暫時先不跟你打,等日後,我會再找你的。”
說完,柳千煜便冷漠地轉過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