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往前撥動一天,姜國邊境大路。
一支數十人的軍隊護送著一輛華麗的馬車,行駛在去往姜國邊關的大路上,按照行程推算,最快明日正午時分就可以離開姜國了。
馬車內坐著的正是梁國使臣程俞,他面色嚴肅,偶爾向著馬車窗外望了一眼,眼神中露出幾分鄙夷的目光,顯然在他眼中姜國的風光自然比不上樑國的壯麗與華貴,與梁國大國相比,姜國這等偏遠小國,只不過是鄉下農村罷了。
但就是這一個偏遠小國,卻讓他程俞碰了一鼻子的灰,不僅陰謀敗露,還差一點成了姜國的階下囚,這讓程俞心中十分惱火。
“哼,姜國人,你們等著,我程俞決不會忘記此次受的屈辱,等我回到梁國後,一定會百倍奉還給你們。”
程俞心中盤算著,等回到梁國後該如何向梁王交代,又該怎麼樣才能說服梁王發兵姜國,一報仇恨呢?
發兵征討,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正所謂,師出有名,才名正言順;若出師無名,名不正,言不順,必然會引來其他國家的非議,甚至還會惹得大周王朝的譴責。畢竟,如今的大陸還是屬於大周王朝的天下,各諸侯國仍然還要遵循大周皇帝的詔令,不得肆意妄為。
榮國可以與姜國戰爭,是因為兩國相鄰,存在著邊境領土的爭議,這就是像是兩家鄰居,只要相鄰,就必然會產生摩擦與爭議。而且姜榮兩國都是偏遠小國,打打鬧鬧,對於整個大陸來說,可以說是“無傷大雅”,大周王朝也自然不會在意。可是梁國就不同了,梁國乃是東方大國,大國的一舉一動自然就會受到大周王朝,以及其他各諸侯國的密切關注,而且梁國與姜國又相隔千里之遙,是遠日無怨,近日又無仇,可以說跟姜國那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關係。
“如此,到底該以什麼名義出兵姜國呢?”程俞坐在馬車裡,心中苦苦思索著。
遠方忽然起了大風,吹得沙土漫天飄揚,令人視線不清。
領軍的將領眯著眼睛,望著前方的路,旋即吐了一口唾沫,口水裡也滿是沙子。
“媽的,又起風了。”
他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馬車,怨言更加深了,小聲咒罵道“哼,我聽說這次不歸山的叛亂,幕後主使就是梁國,這梁國使臣狼子野心,一心想要謀害我們姜國,可是大王不但沒有殺了這梁國使臣,還派我們護送他安全離開姜國,想一想,真是心裡憋屈啊。”
聽著這般抱怨的話,另一名同行的將領就表現的理智得多了,他冷靜的說道“你懂什麼啊,大王這也是無奈之舉啊,梁國畢竟是東方大國,強於我們姜國何止十倍。咱們可是得罪不起啊,俗話說,貧不與富爭,弱不與強鬥,咱們只能忍著啊。而且你也別小看咱們這趟護送,這梁國使臣雖然可恨,但是他的命可寶貴著呢,他可不能在姜國出事。否則,梁國使臣要是在姜國境內有個閃失,梁國必然要發難姜國,整個姜國可就要跟著遭殃了。”
聞言,那名抱怨的將領恍然大悟,連連點頭,“你說得對啊,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我們這趟護送關係重大,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啊。”
“放心,我明白啦。”
望著前方越來越大的沙塵,視線受阻,於是,領兵的將領旋即下令隊伍放慢速度,小心行駛。
在沙塵之中走了一段時間後,忽然,前方的風沙之中出現了兩道黑影,他們站在大路中央,猶如兩顆屹立的磐石,正好擋住了隊伍的去路。
看樣子,像是早就在此等候多時了。
“是什麼人,膽敢攔軍隊的馬車!”望著前方兩道黑影,將領厲聲問道,同時他握緊了拳頭,體內武耀也是迅速運轉了起來,以備隨時迎戰。
“我問你們,馬車裡坐著的可是梁國使臣啊?”對面兩人中的一人問道。
聞言,兩名將領瞬間緊張了起來,既然對方知道馬車內坐著的是梁國使臣,顯然他們是有備而來的,而且他們目標就是梁國使臣。
這時,風沙漸漸減弱,視線也逐漸清晰了一些,將領眯著眼睛,仔細地望著對面兩人,忽然他眼睛大睜,驚呼道“我認得你們兩人,你們是護城軍統領馮銓和馮剛。”
“哦,你認識我們兄弟兩人啊。”被認了出來,馮銓直接承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