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白忙活一場? (第1/2頁)

不怪程知緒爬得快。

雖然程知緒一開始勸五皇子速速帶著三千石糧食離開天津衛,不要攪合到這潭渾水中,但五皇子最終採納了程卿的意見,選擇將三萬石賑災糧一次性運走,程知緒立刻收斂了情緒,一心為五皇子操持,怎麼運走這三萬石賑災糧。

三萬石,就是450萬斤糧食,發動天津衛的軍士,加上五皇子的護軍,倒是不難搬運。一個人一次就能搬運一兩百斤,一天不止跑一趟,將三萬石糧食從糧倉搬運到碼頭並不難。

而且天津衛是儲糧之地,運糧的板車和牲口都不缺,碼頭上還有無數賣力氣的搬工。

把糧食搬到碼頭好辦,怎麼運到淮南?

現在走運河的漕船,一般制式是每船核載400石。

大魏不是造不出更大的船,是京杭大運河有些河道寬,有些河道窄,核載400石的漕船幾乎適應任何河道,經過多年檢驗,付出了許多代價才將此制式確定下來。

如果朝廷一次性撥夠四十萬石賑災糧讓五皇子帶去淮南,一艘漕船隻載400石,五皇子就需要籌夠一千艘漕船才能出發。

哪有那麼多漕船閒著?

京杭大運河上,除了冬天被凍的時候,漕船由南往北航行不休,每艘漕船都帶著任務,一下徵調上千艘船,會打亂今年漕糧的運輸節奏。

漕糧是萬萬不能出事的,漕糧有三大用途:官員的俸祿,軍隊的軍餉和宮廷的花銷。

不管哪一樣不夠,大魏可能就亂了。

拖欠軍餉,軍隊計程車兵要譁變。

拖欠俸祿,更是要逼朝廷官員去貪墨。

至於宮廷的花銷就更不能省了,宮裡的貴人們吃的是上等精米,這些米不走運河,全由“蘇、松、常、嘉、湖”五府的農民運送上京。可宮裡的貴人數量是少數,真正耗糧多的是數萬宮人,這些人要是餓著肚子,整個宮廷的運轉都會陷入癱瘓。

大運河沿岸,像通州和天津衛這般建有糧倉的還有不少地方,這些糧倉都是儲放漕糧的。

在賑災淮南和保證整個大魏不出亂子之間,皇帝肯定選後者。

程卿覺得皇帝這個選擇倒無可厚非,皇帝可能在其他事上比較狗,在此事上卻沒有錯。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折騰誰也不會拿天下安穩開玩笑,自要從大局出發。

如果大魏都不能正常運轉了,又拿什麼去賑災淮南?

今年是淮南地區大幹旱,明年又指不定是哪裡鬧洪災,皇帝肯定要長遠考慮。

皇帝讓五皇子去淮南賑災,分批運走四十萬賑災糧,就是要等北上運糧的漕船空出來一些,或者讓離淮南近的糧倉直接撥運賑災糧過去。

程卿建議一次性從天津衛帶走三萬石糧食,僅僅是漕船,程知緒就要準備七八十艘,這還不算他們從通州帶走的那五千石糧食。

程知緒厲害就厲害在,他反對一次性帶走三萬石糧食,卻不會故意拖延糧食搬運和漕船徵用,那會顯得程知緒自己沒能力——

程知緒先準備好了船,這是比搬運糧食更困難的事,有了船一切都好辦,程卿和崔彥確認了大運倉和廣備倉的糧食沒問題,程知緒立刻帶人從兩個糧倉搬運糧食去碼頭。

大盈倉搶救下來那兩萬五千石糧食根本不能用,救火時沾了水,如果直接裝船運走,到淮南時糧食恐怕都捂發芽了。

也不是說那兩萬五千石溼糧就要丟掉,曬一曬還是能歸倉的。

最新小說: 穿成極品老婦,逃荒路上發家致富 我真的不是大忽悠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靈氣復甦:我統帥百萬陰靈 詭道之使 大唐解籤六年,才知是西遊 黃義明定南邊 我的命字有點多 我真不是詭異提示器 苟在神話世界 詭異入侵:瘋狂規則遊戲 風生水起 我讀的大學很可怕 從四合院開始的無限人生 刺殺太子N次後,我成了他的心尖寵 全球卡牌:我創造華夏神話系列 自己拍戲自己穿 小道修行筆記 狐妻為禍 海靈頓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