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聽從殿下吩咐!”
程卿站到五皇子身邊,程知緒也默默出列。
“殿下不必太著急,許是公文有延誤。”
程知緒這樣說道。
嘴上這樣說著,其實心裡明白,協同賑災的旨意到了天津衛已經不像通州那麼好使了。
通州糧倉撥糧那麼痛快,就是想趕緊把五皇子送走,不讓五皇子繼續停留在通州,京城裡皇上的視線也不會落在通州糧倉上。
通州糧倉儲備的糧食可以供給整個京師,連區區五千石糧食都擠不出來,要掉腦袋的可不僅是一兩人。
天津衛就不同了,離京城稍遠,也不是漕糧的最終儲藏倉,要掏出三千石糧食,天津衛這邊就扣扣索索——五皇子和程卿會怎麼處理,程知緒很想知道。
五皇子的視線掃過程卿和程知緒。
兩個都姓程,還是叔侄。
一個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和自己一般年紀,並沒有和地方官員打交道的經驗。
一個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高升回京前一直擔任著地方官,知縣、知州和知府都做過,老於世故,有豐富的地方經驗。
這兩叔侄偏偏不和。
這是極好的安排。
臨行前,皇后娘娘教過他,五皇子以史為鑑,也明白皇上這樣安排的原因。
要的就是叔侄不和,如果程卿和程知緒關係十分融洽,皇上就不會派兩人同去淮南賑災。
叔侄倆聯手,能很輕易矇蔽五皇子。
從內心深處,五皇子更願意信任程卿,想到“平衡”,五皇子也不反感程知緒的示好。
在程知緒主動提出要跟著下船後,五皇子甚至對他和顏悅色道:“此事需得多多仰仗程侍郎。”
程知緒謙虛幾句,程卿也不失落。
天津衛準備糧食不及時,大家下船就是去撕逼的,這種事二叔要是願意搶著做,程卿很樂意讓二叔自由發揮。
下船時,程知緒跟在五皇子身邊,程卿反落後幾步,給崔彥使了一個眼色。
崔彥是戶部主事,天津衛這邊的糧倉也歸戶部管,在通州交割五千石糧食時十分順利,沒有刻意刁難,崔彥也沒有用武之地。
瞧天津衛糧倉這拖沓的樣子,許有了崔彥發揮的機會,程卿示意崔彥見機行事。
該爭的功勞就要爭,憑什麼便宜別人?
程知緒雖有豐富的地方經驗,在京城卻是做吏部侍郎,戶部的檔案資料不會和吏部共享,官場經驗程知緒比崔彥厲害許多,要說對天津衛糧倉的瞭解,程知緒肯定比不上崔彥。
崔彥同樣以眼神回應程卿,請她放心——崔彥親爹至今沒有訊息,崔彥不在五皇子跟前露臉,怎麼救爹?
崔彥比程卿更著急。
俞三看著兩人眼神交流,將臉扭到了一邊,彷彿毫不在意,其實比先前粗重的鼻息,已經洩露了俞三的心情。
眾人各有心思,跟著五皇子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