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魏,要想結束婚姻關係有三種形式。
一是休妻,由男方掌握主動權,只要妻子犯了“七出”任意一條,男方就能休妻。七出包括了“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盜竊”,反正一個男人想要休妻,這七條休妻的原因裡,總有一條能被強行套在妻子身上。
當然,與“七出”對應的是“三不出”。
男子娶妻時貧窮現在富貴,不得休妻。
妻子陪著丈夫一起給公婆服喪守孝過,不得休妻。
妻子孃家已無親屬,被休後無家可歸的,也不能休妻。
“三不出”是對“七出”的補充解釋,勉強算是古代對婦女權益的保障。
然而男方有意休妻時,多是男方比女方強勢,這“三不出”的情況並不能約束所有男人。被休回孃家的女子連自己的嫁妝都帶不走,又揹著壞名聲無法再嫁,大多過得很淒涼。
第二是和離。
男女雙方和平離婚,女方帶著嫁妝返回孃家,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能同意和離的,除了女方家夠強勢,男方也大多比較開明。
婚姻破裂,和離已是大魏女子最好的選擇,就算曆經辛苦和離成功,帶著嫁妝歸家的女子也不好再嫁。
而不管是休妻還是和離,對男方再娶的影響都特別小!
第三則是義絕。
義絕屬於強制離婚,比如丈夫傷害甚至殺害妻子的父母親人,不僅要依律被治罪,官府還會判夫妻義絕,強行解除婚約關係。
反過來,妻子傷害丈夫的親人,也會被官府判‘義絕’。
梅蒹葭嫁入楊家後侍奉公婆伺候丈夫,沒有觸犯“七出”的任何一條,所以才想和楊戴英好聚好散,夫妻和平分開。
但在長興侯世子夫人眼裡,梅蒹葭敢提‘和離’就是大逆不道,這樣忤逆的兒媳婦想要離開楊家,只配拿一紙休書滾蛋!
若不是楊家父子回家時天色已晚,世子夫人當下就要衝去梅家,當面罵梅家夫妻教女無方。
在侯府裡罵梅家人罵的口乾舌燥,梅家人偏又聽不到,世子夫人又將槍口對準了楊戴英,罵楊戴英不中用連一個女人都管不住:
“往日我要給她立規矩,你還心疼,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哪家兒媳婦不是這樣過來的,偏她要嬌貴些,一點委屈都受不得?”
若是公主、郡主,世子夫人也認了。
不過是一個小翰林的女兒。
這個兒媳婦不是世子夫人親自相看的,從梅蒹葭進門的第一天,世子夫人就不滿意。
楊戴英悶聲不吭,世子夫人還未罷休,一一細數梅蒹葭的罪狀,對公婆不夠恭敬還是其一,其二就是梅蒹葭與外男不清不楚,犯了七出中的“淫”。
世子夫人罵梅家,罵楊戴英,楊世子都未開口制止。
有些話當公公的不好說,做婆婆的罵幾句沒什麼大不了。
不過世子夫人言語中帶出程卿,楊世子立刻打斷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