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冥冥之中,楚維陽對於天魔,對於量劫的理解,也在這一刻更為深刻了許多。
這彷彿是藉由著三株神通果樹從無量再到徹底掌握無垠的變化,所一同引動的蛻變與升華。
楚維陽能夠明晰的感受到,這一刻,藉由著天魔的進益,藉由著量劫的更深刻掌握與體悟,這道場三界之中,連帶著輪回的變演,也在從那圓融與廣博的框架和脈絡,也在真正朝著天地乾坤的本質變演一同融合,一同渾一而去。
與此同時,伴隨著無垠靈韻的灌湧,伴隨著星海也似真靈的彙聚,甚至伴隨著整個古界的須彌之力在朝著道場三界傾瀉,連帶著支撐起乾坤古樹根須的百界雲舫,也在這一刻被師雨亭所煉化,進而以百花百界枯榮輪轉的方式,成為道場三界的一部分。
這一刻,彷彿一切的框架與脈絡的概念,隨著楚維陽的駐足,盡都在煙消雲散去,而是那一切的概念本身,盡都在徹徹底底的闡發,以完整的形式與姿態,被楚維陽所掌握。
從諸法無垠伊始,最後證就徹徹底底的無垠之永珍。
當一切的變化徹底彙總之後,在楚維陽的眼中,便是己身的道場三界,在斬斷前塵,在正我有乾坤永珍諸法之後,在這一刻,終是徹徹底底的攫取了古界萬古的蘊藏,要將己身輪轉不休的三界,在渾一的過程之中,真正意義上變演成舊世海疆之中諸界天的遼闊與廣博。
不再是甚麼潛力,不再是甚麼輪廓。
到了這一步,到了即將叩開天門的一步,甚麼潛力與輪廓,盡都是虛浮的存在,唯有存在本身,方真實不虛!
乾坤古樹在不斷的枯萎,藉由著其枯萎,海量的靈韻裹挾著那些能夠與之交織與共鳴的真靈,瘋狂的朝著三界湧來。
最後,在神通果樹的靈形將三界寰宇支撐開來的同時,則是那不斷隨著古樹枯萎而潰散開來的須彌洪流灌湧入其中,在一拍即合之間混煉為一。
一切都在因為楚維陽完整撬動了那無垠的靈韻,而在十分迅疾的進行著,彷彿那短暫時間撞開天門的“急迫感”已經綿延在了這一境中。
而楚維陽也能夠明晰的意識到,一旦這一切被這樣輕而易舉的徹徹底底吞噬煉化殆盡,當道場三界徹徹底底化成三界天而闡發永珍群生,當三界道場的變化裹挾著永珍群生的氣韻,反向震動著楚維陽的三元丹田的時候。
彼時,或許將會是楚維陽在修途上,第一次因為開天法的修為進益,而引動著真形法三元道術的蛻變與升華。
雙道途鹹皆八境。
彼時,便續跌直面那最後一步的關隘與要旨。
而此刻,一切將煉化而未曾完全煉化的當口,便是楚維陽最後參悟與磋磨己身前路的關隘所在。
真形法一以貫之,一境時是三元道術,九度蛻變與升華之後,仍舊是三元道術。
這一永珍道法的樞機,是早在初入神境的時候,便已經被楚維陽所定鼎。
而真正需得教楚維陽耗費去心力的,則是開天法的前路。
早先時的自然而然的修持,從形質的輪轉變演無量變化,從無量變化的鹹皆映照撬動真正無垠的概念。
到了這一境界,當楚維陽在追索前路的時候,三株神通果樹頂天立地,濯濯玉華與道人所蘊藏的諸神通玉果所交織與共鳴,所先一步預演著自然遴選的時候。
諸神通玉果鹹皆在交織與共鳴,但這也等同於,一切盡都未曾在共鳴。
在掌握有無垠概念之後,一切的遴選本身,已經無法再自然抉擇。
蓋因為永珍群生從無有高下,永珍諸法亦如是。
這意味著,至於這一步,楚維陽需得將往昔時所曾經走過的路,將那些變演到極致的神通經篇,在這最後的一步路上,熔煉而成一爐。
像是創出三元道術一樣,熔煉出這終極一步上的三枚神通玉果!
這才是如今這三界道場蛻變過程的餘裕之中,楚維陽所需得做成的事情。
而到了這一刻,楚維陽也同樣能夠明晰的意識到,或許是高處不勝寒的緣故,道人幾乎僅只是心神思感稍稍有所縈繞在關乎於前路的思索之中,那原本圓融的道心,便像是不設防一般,引動著心魔叢生。
這好像也是如今這最後幾步路的考驗之中的一部分。
於是,在這電光石火之間,伴隨著楚維陽的心神隨之而堅定,在這漸漸地一切的滅世風暴隨著楚維陽徹底抹去故青衣道人奉聖金宮道場伊始,便開始漸漸地消弭,終是在這一刻,隨著九階墨玉法壇的消散,一切的風暴本身消弭了去之後。
於這真正不再有分毫的變化誕生,真正風平浪靜的蒼莽昏黃汪洋之上,道人乘著昏黃霧靄,淩空而趺坐。
那圓融智慧在這一刻,呈現著諸般神通經篇的珠璣篆紋。
與此同時,天心道雷轟鳴,玄蒼龍相吟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