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支撐著修士證就神境,便是這種潛力最為明晰的證明!
而同樣的,伴隨著允函這樣輕而易舉的證就了神境層階,這並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更相反,這是更為長久時間的參合三元的共同修持的開始。
畢竟躍升出了這一道藩籬,駐足在了全新的境界之中,允函雖然不需要參道悟法,但同樣也需得要鞏固境界根基。
而且,兩位神境之間道法氣韻相互碰撞,在交織與共鳴之中誕生靈韻,終歸比不上在多一人的加持之下,更為渾厚的靈韻誕生。
多一位同境界修士,便多一份靈韻誕生的陰陽之造化!
而且,也真個正如淳于芷所言說的那樣,伴隨著允函將道場寄託在內景九天之中,允函的一身出塵氣息,愈發近乎於天人也似,也正因此,反而更教楚維陽想要將將那種出塵與縹緲“破壞”了去。
而至於真切的參合三元之修行,此間妙法極盡之反複,不再有贅言,只是果真見得修法的高卓進益,幾乎在很短暫的時間之內,楚維陽、淳于芷還有允函,盡都相繼凝練出來了海量的靈韻用以己身的神通果樹的淬煉。
至少對於楚維陽而言,三株神通果樹在這頃刻間並駕齊驅,海量的諸氣灌湧與滋養之下,尤其是有著那雷火交織的生機勃發淬煉,諸神通果樹已經齊皆走到了“春時”十分深遠的程序之中,滿樹枝丫上面,掛著的嫩芽愈漸得繁盛,也愈漸得嫩芽本身有所舒展。
如是景象,列分二十四時,大抵已有“驚蟄”的進境。
錯非是這樣的同為神境修士的參合三元,楚維陽想要依憑著己身之力苦熬出天地靈韻來,縱然道場玄妙遠邁常人,只怕也需得十分漫長的光陰歲月功夫來打磨。
而也正因此,當如是明晰的進益使得三人將己身的神境道途盡皆夯實之後,這番持續長久的參合三元的程序也終是在這一刻戛然而止。
修為境界的進益,使得他們能夠更為從容的有所餘裕,用以己身修持之中道法的梳理。
對於淳于芷而言,她兼修兩道並稱一爐,而今正有著念想,要將這兩部大道經篇真正渾一,並非僅只是修法上的渾一,更要將之落於文字。
而同樣的,允函也在提煉和磋磨著己身的天心雷霆道法,想要將己身走通的這條路,同樣落於文字,真正化成神宵宗的雷法之一脈!
於是,一人仍舊幽居於梧桐樹上,一人卻憑空升舉身形,揭開靈虛帷幕,遁入內景九天的道場之中去。
兩人相繼選擇了閉關,以來沉澱己身的收獲。
而同樣的,楚維陽則複又折轉身形,遁出了己身道場洞天。
他重新身披著五色玉華,開始行走在深邃海淵之中,攫取著一道又一道的無上礦脈。
諸氣的滋養之中,天地元氣這一點上,楚維陽再是不缺乏,也終歸是多多益善的,而且,也正是因為著永珍天人對於允函道法修持的進益,使得楚維陽意識到,己身所掌握天地的高原與遼闊,所增加的並非僅只是元氣。
那底蘊的渾厚,決定著日後同樣的參合三元,楚維陽都能夠收獲有更多的天地靈韻來誕生,來蘊養。
這是一舉而多得的收獲與沉澱的過程。
而事實上,也正是在這樣的不斷長久的探索與收獲的過程裡,楚維陽漸漸地從那些無上靈礦之上,感受到了真切的歲月所流落的痕跡,與真正的光陰氣韻。
昔日時,楚維陽對於這些尚還顯得十分遲鈍,但是當己身的神通果樹開始了枯榮之間變化的時候,楚維陽則驟然間對於這種歲月光陰的痕跡和力量變得十分敏感起來。
他漸漸地覺得,自己並非是在不斷的朝著海淵山岩之中持續不斷的深耕,自己更像是在依循著歲月光陰的逆溯,在一層層的剝開這巖壁的“年輪”,每一個時代所曾經葬下的那些,縱然在光陰裡凝練成了礦脈,但是此刻在楚維陽的眼中,卻一層層的有著明晰的分別。
如是一層層的“剝離”開來,從古老再到更古老,從那秘辛橫貫於世的終末,持續不斷的往一切變故生發的源頭探索去……
終於,在某一瞬間時,當楚維陽身形裹著五色玉華,再一步邁出的時候,入目所見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灰玉也似玄奇礦脈,將楚維陽的身形裹在其中。
進而,某種交織與共鳴也似的顫動,從楚維陽的袖袍之中傳遞出來。
於是,楚維陽一翻手時,便已經將那一輪殘破的灰鏡握在了手中。
“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