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傳法弘教演五妙
如是鼎盛法會的第一日,時間緩緩地流逝而去。
沒有甚麼佶屈聱牙的珠璣字句,沒有甚麼晦暗難明的繁複經篇,甚至不涉及到道法的輪轉,無有甚麼自然的造化。
那僅只是在這樣如是恢宏的場所之下,由楚維陽用最為質樸、簡潔、明晰的字句,來闡述著一切的最為真實的客觀狀況。
大到所謂古法與新道之間的修持之異同,小到楚維陽所能夠記憶起來的每一聖地大教,在世外的傳續到底是甚麼樣的狀況。
有的宗門在世外尤還有著更為鼎盛的香火道統傳續,這未必見得是甚麼好事兒;而有的宗門已然是九天十地的獨根苗,世外僅只一二人在艱難勉力的傳續著香火,這未必見得是甚麼壞事兒。
又還有如離恨宮,如白骨觀這樣的宗門,其道統法脈的傳續仍舊如故,但卻已經叛出了古法修士的門牆,這或許是他們的優勢所在,古法修士需得要他們來正本清源,傳續道統,爭奪氣韻。
但同樣的,對於他們而言,這也意味著,在尚還未曾登臨世外的如今,便已經有著屬於己身道統宗門所累積下來的一本厚厚的血債。
如是漫長的一整天裡,或喜或悲,諸宗盡皆展露出了各不相同的情緒,但不拘是哪一宗,不拘是何等修為境界的修士,盡皆深深地沉浸在了楚維陽的講述之中。
此是開眼見世界。
見天外天,見仙外仙。
而這樣的教諸修眼界開闊的闡述過程,在許多人看來,幾乎已經足夠比擬真正的將一部無上道統傳續宣講出來的恢宏盛事了。
畢竟,只要神境的境界在這裡,只要教世人洞悉前路在何方,縱然是沒有路,也能夠教那些真正才情經驗的修士生生闖出一條路來,無非便是將前人走過的歷程重新再走過一遍而已。
但是這樣的世外音訊,很多時候,懵懂無知便是懵懂無知,而一些音訊的錯失本身,而今看來尚不覺得有甚麼,可是待得來日因果運數應下的時候,或許便是教人悔之晚矣的關隘所在。
這些非得有親歷者來指點不可。
當然,這樣的念頭,從第二日開始,當齊飛瓊趺坐在了楚維陽原本趺坐之處,手捏宗師印,身後若有若無之間洞照己身道場一角,顯現出那五色雲海之中,蛇蛟糾纏彙聚成龍蛇變演之韻的同樣萬龍奉聖的景象之後。
當齊飛瓊那道場的道宮之中,五色雕龍陣盤之上,一卷虛實帛書顯照五色輝光,呈現出《萬龍奉聖大道經》經篇原本的時候。
至少,這皇華宗偌大一宗的修士,便陡然之間沉浸在了那同源而出的至高道法的傳續,與被那道法神韻所觸動的忘我妙境之中。
一浪更比一浪高。
直至這一刻,他們方才切實的意識到,世外的天地本身很精彩,而同樣的,世外所傳續的道與法,則更為精彩。
再如何的堂皇大勢,再如何的黃金大世,終歸需得有無上經篇來修持,有著道與法的支撐方可以在其中攪動風雲,在塵海爭渡。
唯道與法真實不虛。
而也正是在這一日,當齊飛瓊交織與共鳴著楚維陽的神元,接引著楚維陽的無上道韻,進而在宣講《萬龍奉聖大道經》的過程之中,亦得以口含輕靈道音之後。
如是一部繁盛的至高經篇,便教齊飛瓊真切的講起真髓與神韻,毫無保留的傳承給了皇華宗,傳承給了此間從班道山及至剛入門真傳的一宗諸修。
進而,在這一過程之中,所回饋給齊飛瓊的,是她所未曾想象過的渾厚香火之力,這些香火之力盡皆由皇華宗一宗的大教底蘊所供給。
沒辦法,縱然往後再傳續千百年,齊飛瓊也註定會是這皇華宗裡最為特殊的,最需得被濃墨重彩的那位“祖師”。
她的名字將與皇華宗的中興緊密的牽連在一起。
甚至對於齊飛瓊而言,僅只是她宣講罷了這一部經篇之後,她在整個皇華宗之中的超然,甚至已經遠遠地邁過了班道山。
當然,對於一宗的影響,尚還僅只是傳續著這一部經篇的必然,而楚維陽真正教齊飛瓊來親自宣講這部經篇的關隘要旨,還在於更為高卓層面上,對於整個三元極真界天地的影響,以及這樣的影響所帶來的回饋。
不同於《靈虛萬妙大道經》這樣雖然是血煞道主所宣講,但是至今尚還未曾有生靈得以實證的至高經篇。
齊飛瓊真正傳續的,是皇華宗道與法之上,實在三元極真界中未曾有過,但是在九天十地之中依然被人證就得至高經篇。
這是真實不虛的神境法門。
當其神韻映照在這方天地之間的時候,某種靈韻層面的交織與共鳴,已經在觸動著這方天地的道法本源。
也正因此,這是在更高卓的層面上補全三元極真界的大界本源,這是在為大界恢複原始古貌而切實的做出推動。
這是功德,是傳法的偉業。
於是,那伴隨著法會的召開,而已然是長久的懸照在乾元山上空的《玉冊》,在這倏忽間驟然輝光大盛的時候,玉光清輝灑落,霎時間將齊飛瓊的身形籠罩。
進而,當齊飛瓊一翻手的時候,正依循著神元之間的共鳴,齊飛瓊將楚維陽的雲海青天符筆捉在了手中。
她做到了昔日楚維陽所曾經做到的成就,甚至嚴格來說,甚至比道人昔年的成就更高卓些。
倏忽間,齊飛瓊尚還未曾躍出那一步去,便已經先行註名在其上——
廣世弘教輔天景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