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果金丹之上九竅的誕生,再到有朝一日洞入神境之後,不論是古今修法都有著的道果融入道場之中的那一步。
直覺告訴楚維陽,這其中,九竅接連開闢的過程之中,靈韻的疊加才是重中之重。
“如生靈修法,化成人形而號道軀,皆七竅矣。”
“九竅者若何?”
“或通達天地之間!”
那閃瞬間的思量與感觸之中,楚維陽的心神中湧現出了這樣的念頭!
丹胎境界緣何冠名以“丹胎”二字?金丹境界緣何冠名以“金丹”二字。
這世上的境界之名諱,實則盡皆直指這一境界的修法之本質!
而又緣何,這金丹之上的境界,古時是號“地仙”?或許與九竅之金丹道果融入道場有所牽系!
又緣何,今時被稱之為“神境”?此間之修士,又被尊稱為“真人”?或許仍舊和道軀之七竅與更多出的通達天地的“兩竅”有關!
人身道軀之超凡脫俗,是為神也!以肉身道軀而通達天地,是為真人也!
而在這樣思量著,那直指關隘的靈韻本身,則愈漸顯得彌足珍貴起來,那是修士道法與性命相互磋磨與印證至於極限,進而藉由著往昔栽種的道種所生發的産物。
那是——
“歸真……”
一切的一切,盡皆在這一刻,教楚維陽藉由著思緒念頭的延展而頓悟的玄境之中被堪透!
楚維陽方才明白過來,緣何歸真道種能夠接續修士的前路。
或許很多金丹境界大修士自己都很懵懂,但是這一刻楚維陽已然有所明悟,歸真的修持過程,便是以另一種方式與途徑,以形神皆妙的方式,煥發出修士性命與道法之中的靈韻。
那種足以闢開一竅的靈韻!
“歸真——!”
饒是在頓悟的忘我之玄境之中,這一刻,波動著繁浩無垠之道法義理的楚維陽,仍舊不禁生發出某種無法言喻的喟嘆和感慨。
進而,福至心靈一般的,有著繁浩至極的靈光從那道果金丹之中洞開的一竅裡凝聚著。
下一瞬,靈光在玄虛一竅之中崩滅成塵埃,進而,那些塵埃吞噬著灌湧而入的鎏金神華,膨脹著,顯照成一枚枚符籙篆紋。
幾乎只頃刻間,楚維陽第一煉的太陰雷法的真形圖錄,便這樣懸照在了那玄虛一竅之中,緊接著,不再是法力的生發,這真形圖錄旋即將這一竅之中那豐沛的靈韻盡皆牽引而來。
盡皆是楚維陽的道法,二者頃刻間渾一,再看去時,玄虛的靈韻之中,是一道朦朧的有若道童子的身形或者說神形,渾似是形神兼備一般,懸照在無垠的玄虛之中,吞納著四面八方湧至的鎏金神霞,進而不斷的搏動著靈光,那是靈韻一息勝過一息的表象!
倘若靈韻是此道的重中之重的話,那麼僅只是開闢九竅,在楚維陽看來,不過是開天法於此境的尋常修持而已。
若是九煉之圖錄化成歸真道種栽種入其中呢?
楚維陽想到了,做到了,並且而今也看到了結果。
那是每一竅之中,都遠勝過這一竅應有的渾厚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