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遠近湍流掀潮湧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當楚維陽從這樣漫長而且沉浸的煉法過程之中逐漸清醒過來的時候,卻是那海眼漩渦本身在鯨吞著外海之中一切諸氣的時候,遂也將深冬時節的寒氣也一併吞納入了其中。
進而,這寒氣本身本鎮壓入了海淵之中,神魔法相駕馭著太陰煉形玄棺的吞納,在諸氣的轉化之中,倒是未曾受到這寒氣的分毫影響。
但是而今已經在熔煉過程之中徹底蛻變與升華的九疊螺殼寶塔,其穹頂處的須彌風暴漩渦,將將這吞納而至的寒氣本身複又吞納。
進而,在那滂沱的連綿靈韻大雨的尾聲時,寒氣的降臨,陡然間化成了道場洞天內的第一場雪。
而在不知不覺的修持過程之中,楚維陽竟也未曾料到,這逃出鎮魔窟之後的第二個年頭,竟也這樣快的即將要走向尾聲。
“寒盡不知年……”
輕聲念著,楚維陽開始將更多的思感與念頭從沉浸式的運轉《法相天地》與煉法的過程之中掙脫出來。
歷經過這樣漫長的煉法過程,楚維陽初入金丹境界的鞏固過程還未徹底完成,也僅只是做到了必須要夯實的那一部分,餘下的那些纖毫細節,則可分攤在尋常時的修煉過程之中去一點點夯實與填補,已經無需以長久的閉關與苦修來完成。
便渾似是昔日的淳于芷,也曾經在楚維陽九煉丹胎的程序之中,一面閉關養煉,一面分神幫著楚維陽做得了許多緊要事情。
於是,這頃刻間,楚維陽果斷的隨著這場初雪的降臨,而終止了閉關煉法的程序。
天頂上三尺處,雲海青天一界洞開,巍峨山巔紫金蟾宮洞開的頃刻,一道靈光已然從須彌風暴漩渦之中飛遁而至。
再看去時,鎏金神華裡乍一開始尤還只是一具完整的神魔法相,但是遁入雲海青天一界的時候,便陡然間一分為三。
渾若一氣化三清也似,登時間,一少年,一中年,一老年,三道法相盡皆懸照著滿蘊鎏金神華的道果鏡輪,入駐紫金蟾宮內,於蓮花法臺之上趺坐。
長久的在海淵之中運轉著《法相天地》,四面八方的元氣海水同樣在被這神魔法相所鯨吞與煉化著。
楚維陽在修法,而今三道法相也同樣在金丹境界隨著楚維陽本真道身而一同進益著。
歸根究底,這法相併非是化身,而是楚維陽真形道途的道法成就的凝練。
而且真個論及起來,三道法相,九道圖錄,昔日丹胎境界的時候便已經有過提前的“搶跑”,為金丹境界先一步累積過不可小覷的部分底蘊。
而今又有著同樣的道途進益,但真正以底蘊論及起來,三道法相或許還要比楚維陽的道軀本身強上分毫。
但是在太陰煞氣法力與五蘊毒煞之氣一體兩面的相繼掌控之下,這樣的差距也會很快被道人所彌合。
而也正此時,楚維陽方才又折身,回首,看向那漫天的雪花飄落向的道場洞天。
真真是遠比往昔時更為遼闊的天地!
靈浮島也好,琅霄山也罷,一切的山石草木,實則歷經了昔年楚維陽的煉化之中,其本質盡皆是那蘊藏在外相之中的諸龍脈與靈礦,進而被自然所統禦。
但是在同樣漫長的滂沱靈韻大雨的長久滋養之下,那種蛻變與升華的自然造化的力量,直指向了龍脈與靈礦本身。
這才是楚維陽的運數之力蛻變成天機靈犀,進而以鎮運寶器與道場所共鳴的升華本質。
而龍脈與靈礦的相繼更上層樓,所呈現在外相之上的,則是自然而然的靈浮島更為寬闊,連帶著琅霄山也更為雄偉巍峨,甚至是不起眼的山石草木本身,盡都滿蘊著遠勝往昔時的靈光。
這樣的變化誠然可喜。
但是靈浮島與琅霄山的變化,相比較吞納了另一道九疊螺殼寶塔以及複數量級的無上寶材的須彌壁壘本身而言,變化又顯得不那麼起眼了。
而今洞天本身的遼闊,更是遠超楚維陽預估的磅礴,天穹愈發高邈,島礁環帶所囊括的空間幾乎比往昔時翻了幾十倍都不止,饒是靈浮島和琅霄山本身都在“膨脹”,但環繞在靈浮島之外的海水,也終是有了幾分大海的汪洋景象。
或許是受到了海淵的影響,早先時曾經有著滂沱的靈韻大雨連綿不竭的灑落在道場洞天之中,連帶著這汪洋大海本身,其中內蘊的元氣也甚是沛然,幾乎有著元氣液化的趨勢。
這是自己的道場。
而今這蛻變與升華之後的景象,楚維陽是怎麼看都看不厭。
連帶著,楚維陽因為接引海淵諸元氣而受到影響的靜謐心境,也一點點煥發出純粹的歡喜心情。
好似是自從伴隨著自己修為的躍升,這一切的變化本身,便在這樣長久的時間裡愈漸得教人目不暇接了起來。
諸般高道妙法如是,這道場洞天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