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針鋒相對
永平三年三月,戎陵山冰消雪化,苻灃在苻洵的帶領下,北上去郅陽、北盧兩郡視察。
冬季的天寒地凍、春季的流行風寒,饑寒交迫的北宛戰俘和三十七部奴隸死傷過半。苻灃睹之不忍,悲嘆如此草菅人命之舉,必將天怒人怨、人神共憤,招致天譴,致使苻氏國祚不長。
苻洵並未當面拂逆,半晌之後,待苻灃心緒平靜,調轉馬頭向東,指向伊河東岸的大翊。
“千載之前,大翊僅七千羽民渡海而來,下無立錐之地、上無片瓦遮身,它翊國不南征北戰、不攻城略地,是如何從萊東沿海彈丸之地,擴張為蜃洲第一大強國?”
“他們的祖宗徵戰殺伐、草菅人命,方得如此穩固的江山社稷。怎麼大國做久了,便忘了自己祖上是怎麼屍山血海、開疆拓土了,倒反過來教化四方,講什麼仁義道德?”
“哪個國家兵強馬壯了,不侵吞別國、不屠戮四方?”
“哥哥,你該不會真的相信,咱們與翊國一紙盟書、一場聯姻,便能保千秋萬世之太平吧?龍骨關再高,擋不住翊國百倍兵力;阜門峽再窄,抵不過翊國三萬水師。”
“這天下,從來都是強則強、弱則亡!”
這是苻灃登基之後,苻洵第一次叫他“哥哥”。
苻灃被他一番言論震得半晌無言,沉吟許久,不得不承認,這些話雖然聽來偏激狠戾,卻不無道理。
他的目光越過伊河滔滔激流,從北移到南,依次是東西走向、長達千裡的烏蘭山脈,南北走向、長達八百裡的臨梁山脈。伊河便是貼著烏蘭山以南、往東流去,到了寧梁山西麓轉折向南,到了上陽郡、龍骨關之間再轉折向東。
而那高逾千丈的臨梁山東麓,緊貼著更長、更高的地皇山脈,兩道山脈之中駐著大翊朔寧府、臨梁郡數不清的輕騎重騎,組成那個國家伊河以北堅固的西防線。
視線繼續南移,再目力不能及之處、伊河以南,鎣山以東、摩雲群山、戎陵山南麓之中,駐著大翊鎮南公府數不清的步兵、武卒。
再掉頭向北,目光越過荒蕪巍峨的千裡烏蘭山脈,那裡有北宛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良駒千萬、鐵礦雲集、全民皆兵。
繼續轉頭往西,萬江之源的西羌,幾十個小國神出鬼沒、時不時舉兵犯境。
強敵環伺,虎狼屯於階壁,談何因果?
一輪圓日正緩緩墜下,耀眼的光灼得苻灃頭暈目眩。下意識看向身後的苻洵,卻只見苻洵目光炯炯、直面殘陽,晚霞照在他瓷白的面龐上、銀色的鎧甲上、素白的披風上,映出血一樣的紅。
苻洵單膝跪地,抱拳請求,字字擲地有聲:“請王兄允我,背一世之罵名,建萬代之功業!”
良久,苻灃緩緩開口:“幼弟一番肺腑之言,令為兄醍醐灌頂,朕準奏!”
同月,苻洵被任命為威遠大將軍,節制英平、郅陽、北盧三郡兵馬,領旨開始在北盧郡敕造威遠將軍府,北禦大宛、西扼西羌諸國。
同年,苻洵從北盧郡一路西行,擊敗沙漠裡大大小小二十餘個國家部落,盧卡、大薩拉、千彌、烏茲、月山……等國皆臣服於榮,為其藩屬,年納歲貢。
苻洵是史上第一任威遠將軍,也是唯一的一位。威加四方,斥地遠境,是為“威遠”。
.
同一時刻,靈昌城長秋宮內,蕭玥娘正面臨著此生最艱難的抉擇。
苻灃跟著苻洵出發之後不久,小苻雋就病了,一開始只是起疹子,請了許多禦醫也治不好,後來突然喘咳不止、渾身滾燙、不斷吐藥,哭聲也弱了下去。
這場病來勢洶洶,傳信昇陽求助元晴已來不及。就在此時,洛川別苑側室錦瑟前來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