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這種速成不實際,哪怕在地球上又有幾個導演拍過數十萬真人演員的場面?但凡指導拍攝一次這種規模鏡頭的收穫都不小,更不要說方言的ng次數幾乎沒有上限了。
好比讓一個普通的中超替補球員,在一個無限時間和無限體力的副本里練上幾百萬次傳球,腳法練的和世界級中場一樣精準可能有難度,但是踢個國足中場那是絕對綽綽有餘的。
一樣的道理,刷出個世界級或者奧斯卡小金人級別的成就方言不指望,但照著模板把經驗堆到“能夠熟練作用”這個檔次,真的沒什麼難度。
這就和背誦古文一樣,那些文言文哪怕你完全不懂,先抄個百八十遍自然會理解大半。
這種辦法雖然很蠢,但效果卻是實打實的有。
不過五大戰役先拍誰後拍誰也是要考慮好的。
有些人吃東西有個習慣,喜歡把好吃的東西留在最後,不好吃的先皺著眉頭吞下去。
方言也喜歡這樣,所以他打算先把最後的同盟和最終之戰兩個重要性不那麼高的戰役拍完,再去啃剩下的好東西。
最後的同盟一戰在第二紀元的意義是很重大的,但從意義上來說各種帽子都能扣上去,但是對於《魔戒》情節發生的第三紀元來說,它的作用只是前言而已。
這一幕技術含量極其低,人類和精靈聯軍與黑暗勢力相對,接著獸人吼了一聲雙方就開剛,然後補上之前在夏爾拍攝的埃西鐸斬索倫一幕就可以了。
這一幕唯一有含量的除了人物特效就是鏡頭了,地球上的《魔戒》在後期剪輯下鏡頭極速的掃過整個戰場,給觀眾一種場景宏大的觀感。
這在雲遙大陸只需要一位能御劍飛行的修煉者拿著留影水晶在空中劃過就能做到,還不需要穩定器——修士的手能把鏡頭的平穩控制到極致。
最終之戰也差不多,最終之戰是在白城守護戰結束之後沒多久爆發的,中土的大部分兵力都在白城消耗殆盡,只有少數戰力前往黑山,說白了這些人其實是去送死的,這一幕的重點其實是佛羅多的鏡頭。
而且這兩場戰役相較於另外三場(算上艾辛格之戰),他們場地是固定的,只有一輪的交戰情節看上去更像是擺拍。
另外三場則不同,每一場都是有完整的戰鬥過程,鏡頭也並非固定在一個角度,分鏡之多更是碾壓前面兩場。
至於最後的同盟與最終之戰的拍攝場地方面,方言已經和軍方達成了排程協議,拍攝地點就選擇在希雲軍方的大校場。
作為帝都守備軍的駐地,帝都單單校場的佔地規模就接近地球上半個省的面積了。
兩場戰役軍方將出動共計八萬戰士參與拍攝,每場戰役有四萬希雲士兵參演,拍攝時間為五天。
軍方專門騰出了一塊極大的空地給劇組使用,並且劇組成員進入這塊區域不需要繁瑣的驗證身份。
等這兩場戰役拍完,就是最後的三大重頭戲了。
ps:逃票的繼續補票啦,還有評論區的幾個置頂樓大家可以去湊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