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愛隆,是魔戒裡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其實嚴格來說愛隆只能算是領主,而非“王”,在《魔戒》的世界裡“王”是一個很至高的稱謂,不過對於非考據黨的觀眾而言,愛隆王明顯比愛隆領主聽起來貫耳。
愛隆王是半精靈混血,壽命悠長,其實魔戒世界裡的精靈基本上都是不死的(死了只要再投胎到光明一面又可以活很久),大部分精靈都是外貌極佳實力又強,活脫脫一個氪金的歐洲人種族。
愛隆王的生平在托爾金的中土歷史小紅書裡面記載了足足有十二萬字,不過相比於愛隆王這個角色,更加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是愛隆王在《魔戒》裡的髮際線。
愛隆王的扮演者是雨果維文,就是駭客帝國裡的特工史密斯。
在《魔戒》裡愛隆王的髮型被吐槽是得罪了造型師,髮際線的高度比常人足足高了三四厘米,這也成為了雨果維文的一個黑歷史。
雖然髮際線有些搞笑,但是正因為這個髮際線讓精靈王愛隆的形象深入人心,一談到魔戒,有些人只有兩個印象:近戰大佬甘道夫和精靈王愛隆的髮際線。
第一次方言見彌爾的時候魔戒劇本還沒有寫出來,方言便沒有想到這一點,這次再見到彌爾,那高高的髮際線瞬間就讓方言想到了愛隆王。
方言還臨時冒出來了個想法。
彌爾是半精靈,愛隆王也是半精靈,《魔戒》的世界裡是沒有血統之分的,所以愛隆王能成為瑞文戴爾的領主。
但是雲遙大陸不同,混血的人種數量不少,但是這部分人在許多地方是被歧視的,只有少數幾個大國會承認混血人種為國家公民。
半精靈和精靈非常好分辨——看額頭上有沒有光圈就行了,半精靈在精靈種族裡被歧視的及其厲害。
看似良善的種族其實也有黑暗的一面。
即使半精靈在精靈族的多次種族保衛戰中流過無數的血,也依舊改變不了他們精靈族裡“下等人”的身份,就連精靈族的一個禁咒都是叫“上層精靈的輓歌”。
這其實很不公平,不是嗎?
至少方言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他突然冒出了個想法:雲遙版《魔戒》裡的愛隆,不需要加上光圈,哪怕在雲遙大陸,愛隆王依舊是混血。
下決定很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
這部《魔戒》是準備推廣到整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的,這些地區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有著血統歧視,如果方言在《魔戒》裡把血統歧視給推翻了,無異於觸碰到了那些血統至上主義者的紅線。
要知道,有些國家就是以血統劃分階層的,方言這麼做直接就是在動搖這些國家的立國之本了。
這些道理方言都明白,但他還是準備這樣做。
方言上輩子是一個普通人,越是的普通人越會想去追求公平,自己現在錢有了,吃住不愁。
那麼可以去追求某些更高層面的東西了。
搖旗吶喊揭竿而起這種事方言想都不會去想,萬世大同這種目標也太崇高了,不過藉助電影去傳播一些自己的思想這是沒什麼難度的。
社會地位差是社會學家要考慮的東西,方言並不感興趣,但是血統和種族歧視明顯不是正常社會地位差的範疇。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雲遙版《魔戒》作為方言第一部正式推廣到全大陸的魔影,有爭議才能營造熱度,如果只是清一色的讚歎特效劇情和畫面,是很難養成觀影的忠誠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