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夢冉和朱大長,聽了張靜雯的講述,走到半路就開始喋喋不休。
“萬一都給種死了,咋辦呢?”朱大長接著說:
“那花匠老頭別是個騙子吧,萬一種活了,讓他給賣了,咱們倒成了一場空。”
李夢冉也隨和說道:“就是,我也覺得還是要小心為妙。”
張靜雯笑道:“一個92歲的老頭兒,無慾無求的,也會騙人?我倒不信,你們呀,也是被名利充暈了頭了。”
朱大長:“夢冉,你有看目光之術,倒也去看看老頭的目光再說。”
三個人到了養花大棚裡。
李夢冉果然是眼前一亮:“這簡直是人間仙境呢,那花開得一層層、一道道,五顏六色,如花海一般。”
到了裡間屋坐下,他們就聽到那老人正在給劉長發講養生之道。
老人說道:“你媽媽的病呀,說好治也容易。”
“萬病心中生,萬境心中起,養生之道重在養心。”
“最好的養生,不是吃昂貴的保健品,也不是捧著保溫杯喝枸杞,而是關鍵要讓自己的心不傷,要學會養心。”
張靜雯:“劉長發,我這一出去,也太虧了,你一個人在此,淨得真經。”
她又對老人說道:“老爺爺,這養心,如何養得?”
張靜雯又在紙上寫了“養心”二字。
老人笑道:“這也不難,你應該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分心做其他事都是在間接地浪費時間與精力。”
“當你專心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也許很長時間都不會產生效果,甚至看不到未來,但是,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如果你分心去做其他事,你的精力就會被分散到其他事情上面,你做好自己喜歡的事需要的時間就越長,就越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朱大長又說話了,笑道:
“老頭啊老頭,您是可以專心做一件事,您整天其他事也沒有啊!我們哪成呢?還要學習功課做作業,還要考試,還要上大學,還要談物件結婚生孩子,將來還要賺錢養家餬口,這心呢,是永遠也養不成啦。”
張靜雯笑道:“朱大長,老爺爺耳朵被,聽不了你這麼長的話。”
老人似乎看明白了朱大長的意思,笑道:“年輕人,不經歷一番世故,當然是難以搞清楚道理的。”
李夢冉仔細打量了老人一番,感覺老人確實是目光如水,談笑脫俗,倒也放下心來。
張靜雯看大家都無異議了,就拿出她的寶葫蘆來,遞於老人。
老人接過那寶葫蘆,竟然大吃一驚。
張靜雯吃驚地問道:“老爺爺,您認得此物?”
老人拿著寶葫蘆,端詳了良久,說道:
“果然有緣,想不到我這快死之人,也能再種到此花,倒也不枉我這一生了。”
接下來,老人談了事情的經過,幾個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老人姓王名福成,自小也念過書,後因家境不濟,就綴學在家,天天上山放羊割草,因此也見識了不少的花花草草。
後來老人開始以種花養草謀生,因很多富人們都假裝文雅,喜歡弄些花草來點綴,倒也讓他生活無憂。
王福成也經常上山,採摘些奇花異草來,在山上倒經常碰到寺廟的和尚靈通法師,靈通法師也喜歡上山採花草。
一來二往,倆位也頗為熟悉了。
有一天,二人在山頂瞎轉,偶然見到一株從未見過的植物,開得花也煞是好看。
通常花的花瓣是1、2、3、5、8、13、21瓣,此花竟有10瓣,和人的手指數相同。
更為奇特的是,這花的花瓣還會振動,發出美妙的聲音來,醉人心扉,如同夢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