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三哥下)
李辭,無疑是天生的帝王。
他的權謀心術、人脈手段、才學武藝,皆是上上之選,而最來之不易的,還是他仁厚寬闊的心胸。
老皇帝雖然立了夏惜玉為後,卻從未因此而生疏李辭,始終將李辭當做承襲帝位之人而培養。
近年來,在有心人的造勢下,上到廟堂、下到坊間,幾乎所有人都聽過辭公子的賢明之名,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年李辭在軍中的磨礪,以自身極高的威望、折服了以贏邑為首的一眾手握重兵的將軍。
即便是在朝堂上權勢滔天、敢與皇帝陛下對罵的夏相,卻也不敢對辭公子不敬。
一個皇子的威望,竟能高過皇帝陛下。
按理說,這該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無法容忍的事情,但北滄國的老皇帝,卻很是欣慰,甚至閑暇時也常與宮中侍衛調侃道——這滿朝上下都說啊,朕是個昏聵之君,朕覺著你們說的對,可朕的辭兒,卻是朕親手調教出來的,哈哈哈……
自此之後,誰還敢說,犬父無虎子?
有個長輩曾經告訴過我,人在自己快死的時候,是知道的,是能夠清楚的看到那片朦朧與黑暗的。
這一次,老皇帝便感覺到了自己到了壽限,也看到了那片無法以文字描述的朦朧。
於是,便以金令三千裡加急,喚辭公子回鳳陽城。
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一次辭公子若是回去,便不能再喚公子了,大概是要喚陛下了。
贏邑知道,夏相知道,幾乎滿朝的文武,心中都很清楚。
於是,很多人便開始了小動作。
贏邑是上將軍,只知刀劍、陣戰,不知陰謀、算計,不過……他心中也明白,此次辭公子回返鳳陽城,有很大的風險。
他自知,論玩弄算計,是萬萬比不過廟堂上的官員,只能勸辭公子,多帶些兵將。
其實,這是很穩妥的法子。
不說多的,只需帶上一萬精銳,以奉陛下密旨為名,便能安然走入鳳陽城,只要入了鳳陽城,辭公子若是遇到險情,他們只需一刻鐘,便能徑直沖入皇宮,除君側、剿叛逆。
而鳳陽城內,幾日前便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在夜裡拜訪夏相,這些人皆夏相的門生故吏,大多數來此地的意思是在問——
倘若辭公子承襲大位,夏相如何自處?
這些年啊,夏家太威風了,名聲也太大了,前朝丞相,後宮皇後,父女兩人權勢滔天啊,陛下昏聵,難有聖斷,還得用著夏家的人脈為官,又礙於皇後的臉面,這才一直對夏家放任不管,可這即將成為新君的辭公子,那可是多謀善斷之人,東宮之中也早就培養了一批才子,用不著夏相了。
新皇登基後,夏相的脖子,是自個兒伸出來給人砍呢,還是等禁衛來抓、再被人砍呢?
要不,咱謀反吧?
夏相聽了這些話後,猶豫了很久,心存了一份僥幸,雖然這些年自個兒驕奢淫逸了些,可從未有過不臣之心,想來皇帝陛下念著女兒的情面,也該留自己個辭官歸隱的後路。
至於謀反……怎麼謀反,這軍中權勢盡在辭公子手中握著,即便是真的設法改了陛下旨意,再透過一番運作昭告天下,辭公子卻只需一聲令下,便能喚來千軍萬馬,到那時候,可不是砍頭那般簡單,那是真正的夷滅九族。
再說了,他老了,老的白發蒼蒼,老的皺紋布面,老的……也快死了。
倘若,他再年輕個二十歲,真的會仔細考慮一番謀反之事,可他都要死了,還謀反個啥,自家兒女是個什麼紈絝模樣,他能不知道?即便,真的給他們謀了天大的富貴,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守得住。
“罷了。”
夏相嘆了口氣,無力的揮了揮手,驅散了跪在院子裡、請他謀反的數十位品階不同的官員。
與此同時,三千裡外。
“罷了。”
李辭拍了拍贏邑的肩膀,徹底打消了贏邑帶兵入鳳陽城的心思。
他只帶著幾名親兵,便朝著鳳陽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三日後,鳳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