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39章 三十八人
禦書房
劉興薦將三張考卷遞至向雲身前,拱手說道:“啟稟陛下,鄉試已經結束,只是這第一名解元之位尚有爭議;
臣等在此三人中猶豫不決,還請陛下聖裁!”
“哦,竟然還有各位文學大家都決策不出的考卷,那這三位考生是得有多麼優秀,朕一定要好好看看。”
向雲裝模作樣的拿起考卷仔細觀看起來,只是一旁的劉興薦聞言臉色一紅,但並未言語。
向雲只是粗略一看,心中便已瞭然,不由得暗自冷笑起來。
這三人的試卷,答案近乎相同,更是毫無特色可言,就算是向雲學識不高,也一眼瞧出皆是平庸之輩。
此等庸人,怎能做解元,怎能成為大日王朝文人的代表,這豈不是貽笑天下!
再看這三人的名字,好家夥,分別是戶部尚書賈元的兒子賈金玉、吏部尚書趙三齊的兒子趙四方、工部尚書金大釗的兒子金寶。
個個都位高權重,這些人哪裡是分不出第一名是誰,明明就是這三個尚書都不好得罪,想讓朕來得罪人吧!
大日王朝朝堂之上實行的也是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的負責人劉部、王騰和秦玉三人,皆被向雲抓的抓、殺的殺,導致三省的權利大幅度降低,而六部各尚書的權力得到加強,但是這樣也更加加強了皇權的威懾力,可謂是有利有弊。
以前是三個輔國來對抗皇權,現在則變成了六部。
對於科舉考試的這個結果,向雲心裡早就有定數,想了想便不再看下去,而是問道:“不知劉尚書家的公子此成績如何?”
劉興薦聞言連忙回道:“說來慚愧,犬子愚鈍,此次落榜了。”
向雲聞言眉頭一皺,心中有些驚訝:“這個老東西狡猾得的很啊,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兒子造勢,這老狐貍的居然不為所動,難不成想以靜為動,明哲保身?”
不過這一招確實很妙,如此識趣,也讓向雲暫時放下動他的意思。
向雲想了想便將三張考卷遞過去,言道:“這解元之位,便定為賈金玉吧。”
待得劉興薦離開之後,沒過多久,軒轅大餅便抱著一個大紅箱子走了進來,並急切的說道:“陛下,甄家將東西給送來了!”
向雲聞言立刻從龍椅之上站起,隨即發現自己失態了,又急忙坐下,立刻說到:“快給朕拿上來!”
軒轅大餅雖然不知道其中有什麼事,但依舊覺得興奮刺激,連忙將箱子般上向雲的玉案。
正要替向雲開啟,向雲忽然一張大手按在大紅箱子上,微笑著看向軒轅大餅,並未說話。
軒轅大餅一愣,瞬間知道什麼意思,幹笑兩聲,便退出禦書房,還將房門給關上了。
向雲這才獨自開啟這大紅箱子,裡面躺著的正是一張張此次鄉試的考卷,但無一例外都是手抄本。
早在決定開啟這次科舉考試的時候,向雲就並不將目標定在那些中舉的人身上。
試問在一個官宦全都腐敗的王朝裡面,真正有才能的人想要出頭,那是永遠都不可能的。
這次科舉考試能夠中舉的人,向雲相信絕對都是些走關系、通錢財,或者有權有勢的人。
這樣的人對於向雲來說沒有任何用處,就算有著些許才華能夠用,那麼整個朝堂依舊不會有任何改善,還是會像之前一樣,腐爛不堪。
所以在鄉試開始前,向雲便書信一封,讓甄大金發動甄家龐大的關系網,尋找大日王朝各地有著名聲,盛名也好,汙名也罷,此番只要落榜不中之人,皆尋得這些人的考卷,送入宮來。
有文采之人卻不中舉,那就只能說明一點,背景幹淨沒有依靠。
如此有文采,無背景之人,乃是向雲現在最為需要的,更是此次科舉考試真正的意義所在。
這些考卷向雲打算親自篩查,但凡出眾之人,未來都有可能是王朝的棟梁之材。
這一看便是一整天,向雲就算身體素質極好,看完這些試卷之後,也覺得有些身心俱疲。
最後向雲一共篩選出了三十八人,這些人無一例外皆是有著大智慧、大才的人,看的這些試卷,向雲的心情有些激動。
有著這些人才,王朝何愁不興?
眾人的策論,對開科舉一事對國家的影響利弊,都闡述到了極點,開啟了向雲許多見解。
更是讓相雲意外的是,有不少人對於國家官吏制度作出了許多建議,更是有些人直接在考卷上大罵朝廷命官,著實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