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太子乃是國本,冊封太子,絕對是朝堂中的重中之重,若是換做其他皇帝,是需要和朝臣在朝會中商討後再做出最終決定。
但在大乾朝,無需那麼麻煩,開國皇帝一言九鼎,冊封誰為太子,根本無需理會外界任何意見。
況且,外界也根本沒有任何意見,畢竟,皇帝至今也只有一位皇子,也沒有什麼好挑選的!
對於大乾文武百官來說,他們巴不得陛下早點冊封太子,如此,大乾皇位繼承有序,不至於如始皇帝般遲遲不立太子,落得個二世而亡的下場。
作為開國功臣,他們都是大乾帝國的利益既得者,若是可以,他們恨不得大乾萬年不朽,永世長存!
真正令他們感到關心的,是陛下對於太子的重視程度。
要知道陛下哪怕是當初立國登基時,也不曾大赦天下。
但如今冊封太子後,一向遵循依法治國原則的陛下,竟然罕見的使用了一次皇帝特權,下達了大赦天下的旨意。
對於太子的重視以及期望,由此可見一斑。
太子已立,國本已穩,對於陛下那越來越少的上朝次數,朝臣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多說什麼。
反正大乾律法,制度不斷在完善,一切事務,按部就班的按照律法按照制度來做即可,大部分的繁瑣之事,也無需陛下來親自處理。
至於真需要陛下來親自處理的事情,錦衣衛那邊比他們會更早的將摺子遞上去,不至於這偌大的帝國脫離了韁繩走錯了方向。
........
自光復遼東和朝鮮後,大乾帝國難得的安靜了下來,陛下下達了三年的休養生息旨意,恢復民生,積蓄國力。
而從大乾歷四年起,大乾這座龐大的戰爭機器,算是徹底的開動了起來。
首先,玄武軍團,接到了皇帝陛下的旨意,軍團長殷澄,打著追繳流賊張獻忠的名義,揮師南下,開始了對於南越以及整個東南半島的收復。
同年,朱雀軍團也接到了經略西域的旨意,隨後大軍開拔,對於西藏新疆等地,進行了一場親切友好的慰問活動。
除了兩大軍團出動外,最令大乾帝國百姓興奮的,是皇帝陛下下達的一道“領主令”。
領主令中,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將原明朝版圖以及遼東、朝鮮、東南半島以及西域、蒙古等地劃分為了華夏神州。
華夏神州,永不分封!
而在華夏神州之外,則是實行領主制,為帝國打下疆土的民間百姓,不享受軍功制待遇,但可享受領主制度的各項獎勵措施。
這一政令一出,無數有銀子沒處花,又無法從軍功制中得到爵位的大地主、大商人、大資本家,頓時一個個瘋狂了。
大乾各地,酒樓、茶館中,家家爆滿,到處都是聚集在一起討論這項政策的有錢人。
“張先生,這裡就你文化水平高,您給大家講講,陛下這政令,到底是怎麼個意思吧?”
帝都,一處酒樓中,不少衣著華麗的商人圍坐在一起,眼巴巴看著坐在上首位置的老者。
那老者也不推辭,抿了口茶水後,便開始講解了起來。
“首先,所謂的領主,大家應該已經弄明白了吧?說起來,那就是一種小範圍的分封!”
“只不過跟分封制那種動輒一城或者一府地界的面積比起來,領主制規模要小的多,哪怕是爵位最高的領主,領地也只有一鎮大小,私軍最多也不可超過千人!”
“張老快給大傢伙說說,陛下如此做法,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此大規模的放開民間武裝,就不怕大乾生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