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於溜鬚拍馬的官員道:“曾秀才能得到嚴侍郎的賞識,固然是自己勤學所致,更是黃學道、林府尊教導有方,我廣信府、江西道就是出才子啊。
眾賓客紛紛附和,把一個小秀才誇得聖人一般,狂放不羈的徐渭雖然沒說什麼,眼裡卻有譏諷之意,冷眼看曾漁是何態度,得意否?
曾漁心裡叫苦,這分明是給他打上嚴氏黨羽的烙印了啊,這不行,來日方長,他可不能揹著這麼個烙印過日子,當下朗聲道:“諸位大人過獎,學生才疏學淺,哪裡當得起這些讚譽,學生在分宜道上初遇丁憂回鄉的嚴侍郎時只是一介白丁,還在千辛萬苦趕往宜春補考,落魄潦倒至極,因為略懂醫術,為嚴侍郎的一位親戚治了病,這才引起嚴侍郎的注意。諸位大人美其名曰嚴府西席,其實就是兩位嚴公子的伴讀,嚴侍郎的長子體弱多病,正需要學生這麼一個懂點醫術的伴讀,所謂伴讀比僕從也強不到哪裡去。學生為兩位嚴公子做伴讀數月,又與嚴侍郎嫡出的次子不睦,學生已對嚴侍郎的堂弟嚴二先生說明,明年不再去嚴府了。”
先前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樓廳變得異樣的靜默,座上賓客面面相覷,他們雖非京官,卻也知道在京的官員想進閣老府簡直要爭破了頭,一般官員門房根本就不讓進門,還得甘言媚詞討好門房,賄以銀兩才能得以通報,進得了門也不見得能得到嚴閣老的接見,往往是等到天快黑了得到一句回覆說閣老今日倦了客人明日再來吧;次日天沒亮就去,門房還罵罵咧咧說吵了他好夢,又要等個半天,總算見到嚴閣老了,趕緊獻上禮物,沒說上兩句話就端茶送客了,這官員已經是極感榮幸了,出來遇到同僚就洋洋得意說剛從閣老家出來,閣老很器重,很器重我——
當然,分宜介橋的嚴府與京城閣老府還是有區別的,可也是能接近小閣老嚴世蕃的所在啊,這個曾漁失心瘋了,自我揭短,與嚴侍郎嫡子有隙這種事都敢說出來,簡直不可理喻,常人遇到這種事都要掩蓋不使人知,只吹噓自己如何受嚴府優待,曾漁卻在這種場合說出在嚴府待不下去,這簡直就是不識抬舉啊。
一片難堪的沉寂中,忽有一人拍案道:“甚好,這才是讀聖賢書計程車子,君子坦蕩蕩,不虛華、不矯飾,不因嚴府權勢而阿諛,合則留不合則去,老夫有你這樣的學生,大慰平生啊。”
出言大讚曾漁的是江西學道黃國卿,黃國卿早年曾受夏言恩遇,對嚴氏父子擅權一向心懷不滿,今夜多喝了兩杯,聽曾漁這一番言語,就大讚起來。
黃國卿畢竟是這裡品秩最高的文官,在座的其他官員於笑著贊曾漁幾句,其實在他們心裡曾漁是大跌價了。
佩服曾漁的也有,比如徐渭,他可是代胡宗憲寫過賀嚴嵩大壽的文章的,為稻粱謀嘛,這個曾漁,倒是磊落。
林知府臉色有些不好看,卻還是笑道:“據本府所知,嚴侍郎的長子才十五歲,次子自然更幼,童子嘛,曾生與一童子不睦,豈不是小題大做,小孩子不就是今日鬧明日好的嘛。”
眾賓客紛然稱是,好似堅冰融化,尷尬的氣氛得到了緩解。
曾漁當然不會把嚴紹庭如何恨他之事說出來,這種事點到為止就好,真要在這個時候把自己與嚴嵩父子撇清,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嚴嵩倒臺還有幾年,那這幾年自己日子只怕就不好過,今夜這番說明算是個伏筆,以便他日可以為自己辯白。
曾漁笑道:“學生今年二十歲,也還有孩子氣啊,慚愧慚愧,請諸位大人多多教導。”
夜宴照常進行,只是沒人再提曾漁和嚴府的事了,有些人已經不看好曾漁,認為曾漁腦子不開竅,自揭其短,不知官場規矩,以後只恐前程堪憂。
酒宴散時已經敲過了二鼓,除了曾漁,其他人都是住在城內的,曾漁向林知府告辭,林知府皺了皺眉頭,嘆了口氣道:“曾生年幼,不經世事不懂世故啊,且聽本府良言,明年還去分宜教讀,以後好處受用不盡啊。”
曾漁唯唯,表示受教。
林知府讓衙役送曾漁主僕出城,這時城門已閉,沒有官府腰牌無法出入。
林知府在忠告曾漁之時,那邊的戚繼光低聲問徐渭:“徐先生看這曾秀才是何等樣人,既極有智勇,又似愚不可及,真是讓人看不透啊。”
徐渭當然沒有曾漁前瞻和遠見,他的理解是:“這就是士之風骨,徐某素稱狂狷,但與這位曾朋友相比,卻是自愧弗如啊,此人值得一交,明日我要專請他喝酒。”
戚繼光與金參將相視一笑,戚繼光心道:“原來是書生意氣士人風骨啊,書生做事有時的確是無法預料的,不過這位曾秀才似乎不僅僅如此,依舊讓人看不透。”
翌日一早,曾漁帶著四喜在北門開啟之初就隨第一批民眾進城,他這是要去訪夏楮皮,看能不能施以援助,人要儘量施恩別人,非不得已不要受別人恩惠,不然的話為了報恩就很累,古代常有報恩把命給搭上的,當然,忘恩負義之徒不會這麼想。
來到東門城隍廟廣場,四喜帶路,徑直來到夏楮皮的紙店前,夏氏紙鋪還沒開門,四喜敲門,過了一會門開了,應門的正是一臉憔悴的夏楮皮,與五月間相比,四十出頭的夏楮皮好似蒼老了十歲,兩鬢皆白,見到曾漁主僕,揉了揉眼睛,認出曾漁來了,驚喜道:“原來是曾公子,哦,曾相公,我聽東巖書院的夏先生說起過,曾相公補考進學了,恭喜恭喜。”
曾漁道:“夏朝奉,不說這些,不說這些,我是聽小介說起令郎惹上了官司,所以特來探望,看能否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聽這話,夏楮皮眼淚奪眶而出,落難見真情哪,當初他只是讓曾漁一家搭了個便船,在船上吃了兩餐飯,如今曾漁在他最困窘的時候自己找上門來說要幫他,怎不讓他涕淚滂沱,同時心裡燃起了希望,曾漁是秀才,能在官府說得上話,說不定可以救兒子一命啊。
夏楮皮把曾漁請進店中,招呼小夥計上茶上點心,曾漁道:“夏朝奉,你把令郎涉案經過詳實對我說說,任何事都不要瞞我,你若瞞了我,我就幫不了你,令郎已經在獄中,你瞞我無益。”
夏楮皮指天發誓,絕沒有半虛言,接著便細說兒子無緣無故被捲入這場官司的前因後果,又取出一張紙來,說道:“這是那趙家請的訟師寫的狀告我兒貴瑜的狀紙,我花了錢請人抄錄在此,曾相公你看看,全是誣告啊。”
曾漁看那狀紙寫道:
“告狀人趙玉吾,為奸拐戕命事:獸惡夏貴瑜,欺男幼孺,覬媳姿容,買屋結鄰,穴牆窺誘。豈媳憎夫貌劣,苟合從奸,明去暗來,匪朝伊夕。忽於本月某夜,席捲衣玩千金,隔牆拋運,計圖挈拐。身覺喊鄰圍救,遭毆幾斃。雖奸拐未成,而媳自知醜聲四布,無顏見人,遂於次日懸樑吊死。通裡某等參證。竊思受辱被奸,情方切齒,誆財殺命,勢更寒心。叩天正法,扶倫斬奸。上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