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是個大才,歷史上他輔佐孫吳,可謂是擎天之柱。
所以面對張昭的主動請纓,明劍點頭同意了。
“子布之才,相國大人多有提及,朕有子布輔佐,何愁大事不成?”明劍笑道。
張昭忙道:“陛下謬讚了,臣本布衣,得親耳聆聽陛下教導,實乃三生有幸。”
一番客套之後,陳登主動請纓,要求擔任禮部尚書,呂範請求擔任吏部尚書。
明劍一一準了,至於刑部尚書和工部尚書,明劍讓陶謙張貼賢士榜,招募大才,以備朝廷錄用。
陶謙也迅速開始動手,賢士榜很快就貼到了徐州城各處。
沒幾天,接榜的人,便有十位之多,經過考察之後,陶謙帶著兩個人來到了皇宮。
“啟稟陛下,老臣遵照陛下旨意,張貼賢士榜,今有潁川人荀彧和戲忠,堪稱大才,老臣不敢怠慢,馬上帶來見陛下。”陶謙喘著氣說道。
明劍聽了,馬上就從龍椅上跳了起來。
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陶謙身後的兩人看了一會兒,明劍哈哈笑了起來:“哈哈哈哈,真是天助大漢,竟然能夠得到兩位潁川大才,來來來,兩位愛卿快快請坐,朕要好生討教一番。”
荀彧的能力,自不用多言,這是歷史上曹操的得力幫手,有了他,那郭嘉、荀攸、程昱等人肯定能夠來徐州。
至於戲忠,其實就是裡面的戲志才,這也是大才,足智多謀不說,對於治理國家也頗有一套,可惜就是身體較差。
不過明劍有五禽戲,到時候將五禽戲傳授給他,肯定可以讓他活的更長。
那荀彧和戲忠均露出驚異之色,荀彧倒是曾經見過明劍,當時他還效力與少帝劉辨,擔任守宮令,不過後來劉辨被廢,荀彧便棄官了。
荀彧聽說了明劍的事兒,知道他比劉辨更聰慧,但明劍竟然將他們認為是大才,這就有些出乎荀彧的意料之外了。
荀彧和戲忠便出來拜道:“草民荀彧(戲忠),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劍疾步下來,將兩人扶起,道:“文若,志才,無須多禮!朕雖居深宮之中,但對天下英雄,一向有所耳聞,文若昔日曾擔任守宮令,後來不忿董賊專權,憤然辭官,朕聽說之後同心不已,如今你我君臣再度相見,實乃天意啊!”
荀彧一聽,眼淚就下來了,他是大漢忠臣,絕對的忠臣。
歷史上,他就因為反對曹操稱王,最後鬱鬱而終。
而聽說明劍脫離了董卓的控制之後,荀彧便馬上奔赴徐州而來,可見他的忠心。
“陛下這些日子,受苦了,草民不能為君分憂,本不該活,奈何聽到陛下來到徐州,便星夜趕路,和臣的同鄉戲忠一起,來投效陛下。陛下,戲忠之才,勝過草民十倍,還請陛下錄用!”荀彧激動之餘,沒有忘記推薦戲志才。
明劍笑道:“既然是文若所言,朕深信之,潁川乃人傑地靈之地,文若可為朕招攬人才,朕一律量才而用!”
荀彧喜道:“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