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閒當即後退一步,果然身子方退,凌厲一招“歸雁”已從袖中穿出,直擊左胸而來,程子閒紙扇一張,袁香槿一掌打在紙面之上,勁力如墜棉絮,不知去向。
原來扇面中掌之時,程子閒輕輕一引,便將掌勁牽引至左方虛空之處。
袁香槿一式未中,第二掌緊接在後,同時另一手大袖一揮,與快掌一上一下襲向程子閒,出招同時,她也留意到扇面所繪,乃是一幅湖景水墨圖,邊上寫有十數字,此時卻無暇細看。
程子閒見狀扇子向上一抬,擋下遮天紅袖,另一掌同時打出,與袁香槿正面對擊,兩人同時後退一步,平分秋色,袁香槿第三掌正欲再打,程子閒紙扇一收,扇子大骨尖端已向左肩疾點而來,正是他成名絕學“群芳譜”中一式“疏影暗香來”,袁香槿連忙雙手上旋,一招“扶搖”將來扇格開!
“群芳譜”原本是一路失傳的點穴指法,由從前一名喜愛花卉園藝的俠士所創,後來程子閒機緣巧合之下得授這路功法,並將之與自己擅長的短兵武學相結合,將指法改為扇法,由於招式中必然帶有一種花卉之名,或者描寫花草種種姿態,因此武林人才給了程子閒“尋花秀才”的雅稱。
此時兩人所使的都是變化快速且繁複的近身路子,接招、還招僅在頃刻之間,且袁香槿兩片紅袖翻飛,程子閒紙扇忽張忽收,令這場過招既是緊湊,同時也足稱美觀,宛如街邊的雜耍賣藝一般,其中卻又暗藏上乘武學。
因此兩人方走十數招,兩派弟子便采聲如雷,可說此前一個多月的比試裡面,從未見得如此盛況。
而比鬥中的兩人早在此前就聽過對方的大名,此刻首度交手,都覺對方名不虛傳,兼之兩人都擅近身短打,武功路子頗有互通之處,不自覺較勁之情漸生,更有一絲惺惺相惜之意。
戰至中途,旁觀的陶百誠向衛靖問道:“我們與天機閣同時參與比試,雖能得窺天機閣人物實力如何,但我們自己的底細豈非也讓人一覽無遺?”
衛靖則道:“兩相比較之下,我們算是佔了點小便宜吧,畢竟我們七位當家都已先後成名,擅長什麼武功,為人、性情如何,武林人對我們多少都有些瞭解,而天機閣卻是神神秘秘,這回只要他們多派幾人出來,這筆買賣我們便算不虧。”
跟著又喃喃道:“不過......天機閣如此輕易便答應參加,莫非他們此回確實沒打什麼壞主意?”
此時場中兩人戰局仍在繼續,袁香槿“百結手”雖在紅袖間穿梭,變幻莫測,但程子閒一柄紙扇卻守得密不透風,化招之餘還能伺機還點幾招,雙方來回三十招,她仍是佔不到上風,此時袁香槿心念一動,一手化為劍掌,同時跨步向前,橫削直刺,節節進逼,正是華山派一路天下知名的絕學“長空劍掌”!
“長空劍掌”近年雖是因掌門於君言才聲名大噪,但這時在袁香槿手上使出來也毫不含糊,凌厲如劍的掌法在紅袖中穿梭。
程子閒見對手掌中藏劍,扇子一收,將紙扇當作一根短棒迎敵,若似方才以扇面招架,是否能擋得住這鋒利快劍,可還真有些難說。
兩人又走十數招,袁香槿發現“群芳譜”中許多招式,都是針對敵手來招而出,倘若自己出掌,程子閒便點向自己的手肘或肩膀,倘若出腿,他便點向膝蓋,既能化招,同時對敵人手腳有所損傷,對手心有顧忌之下,出招便容易猶豫。
此時袁香槿兩手並用,正運使一式“劍懸鐵索”,兩手劍掌前後快攻,程子閒則一邊後退,一邊揮扇以守勢“綠絲萬條”左格右檔,劍掌雖如疾風驟雨,卻始終未能更進一步。
正當袁香槿打算再度變招之時,程子閒卻搶先一步,看準袁香槿招式來路,紙扇忽地一張,將袁香槿左手劍掌硬生生推至右手,令她招式難以接續。
袁香槿見他突出奇招,正想重整旗鼓,卻發現扇子幾近“黏”在她左手之上,不論自己如何左右使勁發力,或者收招後撤,程子閒的扇子總是跟在一旁,不讓她有甩脫的機會,若她右手來援,則程子閒也用另一隻未持扇的手來阻。
此乃“群芳譜”中一式“落花隨流水”,此招暗藏內家武學中沾黏吸引之力,袁香槿知道再這麼打下去,自己必會漸漸被他的扇子擺佈,破綻呼之欲出,暗叫不妙之餘,卻也同時佩服“尋花秀才”手上功夫。
但袁香槿畢竟在江湖上打滾多年,臨場對陣經驗豐富,當下決心兵行險著,不顧程子閒紙扇在側,一招“破浪穿雲”中宮直刺,意在攻敵所必救!
程子閒見來招又急又狠,頗有孤注一擲之意,當下不敢怠慢,仰面先是一個鐵板橋,身子筆直往後彎倒,閃過來掌,紙扇同時收起,向上一招“百花自飄零”作勢便要向手臂連點而去!
袁香槿眼看就要中招,左手勁力尚未蓄足便趕緊來援,卻未料程子賢此招只出了兩分力,乃是虛招,一見對方左手劍掌已被誘出,程子賢扇頭順勢一帶,袁香槿小腹已然吃痛中招。
比試到此終於告一個段落,兩人雙雙收招退開,程子閒拱手道:“袁女俠『百結手』、『長空劍掌』兩套掌法名不虛傳,不才今日獲益良多!”
袁香槿拱手還禮道:“不敢!另有一事請教,程三當家紙扇所繪水墨湖景甚是秀美,邊上幾字方才卻瞧不清楚,不知上頭寫了什麼?”
程子閒微微一愣,沒想到她一邊打還能一邊留意自己的扇子,當即笑道:“袁女俠客氣了!”
跟著又走回袁香槿身前,扇子一張,只見水墨圖旁寫著“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十一字。
程子閒又道:“不才心思浮動跳脫,腦中千頭萬緒,總是難以靜下心來,這段話用意是提醒自己,不論世途如何紛亂無章,自己仍應時時靜心自省,亦有不可急功躁進之意。”
袁香槿聽罷後又是一禮,續道:“是,此乃金玉良言,我今日亦是受教了。”
程子閒回了一句“好說”,兩人便一左一右退出場外。
這場比試自開始至收場,兩人有禮有節,不僅過程中絕學紛呈,高潮迭起,結束後雙方勝不驕敗亦不餒,堪稱一場盡善盡美的君子之爭,是以兩人下場後全場又是大聲鼓掌歡呼,連姚允洋這等向來吝於讚賞之人,此刻也不禁喃喃道:“華山『玉女袖』,倒是還有幾分水平。”
此時場邊的榆琴看完比試後,也對衛靖道:“三當家平時心思機敏,滿腹經綸,想不到竟連武藝也如此高強。”
衛靖笑道:“三哥這人最怕麻煩,能用嘴巴解決的事就絕不動手,但若真動起手來,他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榆琴沉吟半晌,忽道:“公子......”跟著兩眼盯著衛靖,衛靖微微一愣,片刻後才會意,微笑道:“我知道啦!琴姑娘見三哥大出風頭,不禁神劍技癢,這會兒也想上場練練手,技驚全場,對嗎?”
榆琴眉頭微皺,微笑道:“『技驚全場』不敢妄想,『神劍』更不敢當,但想上場與人切磋比試,那倒是真的。”
衛靖見她有意精進自身劍法,也頗感欣慰,點頭道:“行,今日行程結束後我便去找蕭兄說說,看他能否也給琴姑娘安排幾場比試!”